□ 鄒麗瓊
〔關鍵詞〕二孩政策;一孩;悅納
近段日子,身邊很多朋友都懷了二孩,但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家庭里的大孩對二孩的到來充滿期待,有些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 有些大孩則非常反對,他們雖然沒有用生命相逼,但卻以學習相逼,使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因為二孩的到來變得矛盾重重。
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對無數中國家庭來說,是莫大的福音。與此同時,新的計生政策,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想要生育二孩,父母除了要做好經濟、時間、心理等諸多方面的準備外,還要重視一孩的心理教育,與一孩共同為二孩的到來作準備。
想要讓一孩悅納二孩,作為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知情權。
一個家庭生不生第二個孩子,不單是父母自己的決定,而應該是整個家庭很重要的決定。孩子也是家庭成員之一,如果因為孩子小就不與其商量,不尊重孩子,甚至完全忽視孩子的感受,這都將為二孩的到來埋下隱患。
想要讓一孩悅納二孩,關鍵在于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特別是要重視一孩的:安全感、自豪感和責任感。
一、安全感
二孩來了,一孩會覺得自己的處境開始發生改變。曾經屬于自己的全部,如今一分為二,一孩很可能產生愛被奪走的焦慮,擔心父母關注的重心轉移到弟弟或妹妹身上。家長要關注與理解一孩的焦慮,倘若父母沒有引導好,必定會刺激一孩敏感、焦慮的心。
父母向孩子表達愛時,最好不要用“爸爸媽媽最喜歡你了”這樣的話語。因為,這種措辭本身就在進行比較,暗示父母的愛是分等級的,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合理的做法是告訴大孩:“你和弟弟或妹妹對爸爸媽媽來說都是很特別的,我們對你和對弟弟或妹妹的愛是一樣多的。”進而可以列舉孩子的可愛之處,讓他了解自己“值得被愛”。要讓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弟弟或妹妹,父母對他的愛也不會減少。除此之外,家庭的輿論氛圍同樣非常重要,不要對孩子說類似“爸媽不愛你了”“生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就沒時間管你了”的玩笑或氣話。這些話,會產生巨大的破壞力,讓孩子覺得弟弟或妹妹是競爭對象,容易滋生嫉妒心。
二、自豪感
家長要幫助一孩重新建立家庭角色認知,讓他有一種要當哥哥或者姐姐的自豪感——未來的那個小家伙將歸他來指揮!
營造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家長帶領孩子翻看懷孕期和嬰兒時的照片,觀看錄像,讓他感受新生命給家庭帶來的喜悅,讓他品味成長的自豪感。多帶孩子到有二孩的家庭中去玩,感受熱鬧幸福的四口之家的生活,讓他對弟弟或妹妹產生熱切的期待。
從懷二胎開始,家長就可讓大孩參與到其中,比如讓他為未來的弟弟或妹妹挑選衣物、玩具,甚至連起名字這樣的事也聽聽他怎么說,讓他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父母還要及時表揚孩子的行為,讓他產生成就感的同時,逐漸和二孩建立新成員關系。
三、責任感
對待一孩, 千萬不能溺寵,全家教育方式要統一。父母愛孩子,更要讓孩子學會愛,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一孩排斥、拒絕二孩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中給予孩子愛的教育不夠。孩子只懂得理所當然地接受愛,收獲愛,而不懂得如何表達愛、付出愛。
愛是什么?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家長在教育中可以適當示弱和放手,讓孩子自強、自立,懂得主動照顧家人和料理家務,真正成為家中的“小主人”。
家庭生活是課堂,父母言行是課本,生活情調是文化。家庭環境是一本立體的教材,家長要講給孩子聽,做給孩子看,帶著孩子行,讓孩子心靈有歸屬,精神有家園。 讓孩子養成熱愛父母、熱愛家庭、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良好品質,讓他們能夠悅納自己,悅納兄弟姐妹。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鎮第一中學,中山,528459)
編輯/曹朦升 終校/于 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