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是亞歐大陸四大原生文明,其中古印度文明起源很早,幾乎與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同時。
但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卻不在現在的印度,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由于最早在巴基斯坦旁遮普邦的哈拉帕發現,因此又被稱為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文明
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有永不消失的金字塔,也不是每個文明都有吉爾伽美什(公元前3500年左右蘇美爾的國王)、胡夫。由于古印度沒有史學傳統,如果不是20世紀20年代的考古發現,這段文明就被徹底遺忘了。
哈拉帕文明繁榮了大約一千年后消失了,此后古印度的文明轉移到了今天印度境內的恒河流域,我們所熟悉的印度文明一般就是指恒河文明。
我們常說,印度的古代一直是一盤散沙,印度的統一得益于大航海之后大英帝國的殖民,是英國幫助印度完成了統一,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公元前600年左右,與中國的春秋時期同時,是印度歷史上的十六雄國時期。此時的印度有十六個強大的王國,列國紛爭,與當時的中國很相似,而佛教就產生于這一時期。
列國紛爭
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崛起,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印度西北部成為波斯帝國的一個省。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崛起,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國后兵鋒最遠之處也到達了印度的西部。
1、外敵的入侵促進了印度自身的整合,亞歷山大撤出印度不久,公元前322年,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孔雀帝國(公元前322年 到 前185年)。
旃陀羅笈多趕走了希臘人殘余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孔雀帝國在第三任國王阿育王時期達到極盛,版圖幾乎包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
極盛時的孔雀帝國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與秦始皇(前247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同時而略早。由于阿育王的推廣,佛教此時臻于極盛。
孔雀帝國與秦帝國
2、孔雀帝國之后,大月氏人(漢武帝派張騫去聯合大月氏人攻匈奴)入侵印度,在中亞和印度北部建立貴霜帝國,貴霜帝國與漢帝國、羅馬帝國、安息帝國并稱帝國時代的四大帝國。
3、貴霜帝國之后,是印度人自己建立的笈多王朝(公元320年~540年),建立者為旃陀羅笈多一世。而此時中國處于南北朝時期。
笈多王朝是孔雀帝國之后印度人自己建立的又一個強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個帝國政權,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
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時期婆羅門教再度興起,并開始向現在的印度教轉變,佛教開始式微。
4、笈多王朝之后,印度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崛起,伊斯蘭教開始入侵印度。
但伊斯蘭教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于11世紀,并且是由中亞的突厥人進行的。突厥人在印度建立的王國因首都都在德里而被統稱為德里蘇丹國。
5、1526年,突厥人帖木兒的直系后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開始為莫臥兒帝國的建立奠基。
巴卑爾的后人阿克巴是莫臥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阿克巴時代的印度則是伊斯蘭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此時的中國處于明末,隨后滿清入主中原。中國和印度的古代史結局其實很相似。
莫臥兒帝國建立于1526年,至1858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稱號,同時成立英屬印度,印度成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莫臥兒王朝滅亡。
至此,印度的古代史結束。
因此,印度歷史上也曾經有過輝煌的帝國時代,印度人自己建立的孔雀帝國和笈多王朝,這兩個王朝在印度的地位大約相當于強漢、盛唐在中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