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病率很高,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病變類型有遠端為主的對稱性的多發神經病(DSPN,也就是手指、足趾麻木、疼痛感等)和糖尿病自主神經病,包括心血管自主神經病(CAN,常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嚴重的可導致無痛性心梗),胃輕癱(多是迷走神經損傷所致)、性功能障礙、尿潴留以及汗出障礙等。另外也有其他神經病變如:近端運動神經病變:一側下肢近端嚴重疼痛為多見,可與雙側遠端運動神經同時受累,伴迅速進展的肌無力和肌萎縮。單神經病變:可累及單顱神經或脊神經。顱神經損傷以上瞼下垂(動眼神經)最常見,其次為面癱(面神經)、眼球固定(外展神經)、面部疼痛(三叉神經)及聽力損害(聽神經)。非對稱性的多發局灶性神經病變、多發神經根病變等。治療除控制血糖外,常用藥物有硫辛酸抗氧化、甲鈷胺營養神經、依帕司他改善代謝紊亂,以及貝前列素鈉、胰激肽原酶和活血化瘀類中藥改善微循環,針對疼痛的治療的藥物有抗驚厥藥普瑞巴林、丙戊酸鈉、卡馬西平、抗抑郁藥度洛西汀,以及可能改善體位性低血壓的米多君、胃輕癱的胃復安片等。
下面是2019ADA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關于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條文:
11.26 所有 2 型糖尿病確診時和 1 型糖尿病確診 5 年后應該篩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以后至少每年篩查一次。B
11.27 評估遠端對稱性多神經病變應包括詳細病史、溫度覺、針刺覺(小纖維功能)、用 128-Hz 音叉評估振動覺(大纖維功能)。所有糖尿病患者應進行10g尼龍絲試驗以明確足潰瘍和截肢的風險。B
11.28 存在微血管和神經病變并發癥的患者應該評估自主神經病變的癥狀和體征。E
治療
11.29 優化控制血糖可預防或延緩 1 型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 A,并可延緩 2 型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進展。B
11.30 評估和治療患者以減輕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相關的疼痛 B 和自主神經病變的癥狀,從而改善生活質量。E
11.31 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性疼痛的初始治療建議使用普瑞巴林、度洛西汀或加巴噴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