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六啦,從上周開始,小編的朋友圈就已經開始了「看全國的法律人在全世界旅行」,也有許多法律人秀出了自己春節期間的充電書單。今天小編為大家獻上幾部優秀的以律師為主角的電影或劇集,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想出門,那不妨和家人一起欣賞這幾部佳片,品味劇情,度過一個閑適的春節。
1.脫罪大師 The Escape Artist「2013」
被《獨立報》形容為「BBC一臺最好的電視劇」
豆瓣評分:8.5「5717人評價」
類型:劇情
出庭律師威爾·波頓「大衛·田納特飾」從未輸過案子,他曾幫助很多罪犯成功脫罪。但這一次成功幫助一名臭名昭著的謀殺嫌疑人脫罪卻給他招來了事端。
迷你英劇「脫罪大師」共分為3集,每集60分鐘。推薦大家當作電影而不是電視劇來看,每集之間的情節連接相當緊密,很容易一口氣看完。其實故事的內核簡單到純粹:守法之人法外懲惡——以三次審判、三次「上帝視角」確鑿的謀殺、三次無罪判決漸進展開故事的推進。
雖然影片的劇情反轉不算很有新意,很多關于證據細節的描述略微有失邏輯,人物的角色塑造和推動劇情發展所產生的動機也有些模棱兩可。但剪輯和拍攝手法為整體的懸疑節奏和氛圍添色不少,足夠吸引調動觀眾的代入感與情緒。除此之外,影片留下的問題是值得思考的——法律究竟只是為了實現某些目的的工具,還是對人類社會中道德以外的部分進行規范的約束準則?就如主角最后為自己辯護時所說:“我一生信奉法律,但當法律降臨在你頭上時,相信我,你會無所適從。”
2.魔鬼代言人
The Devil‘s Advocate「1997」
1998年土星獎Best Horror Film
豆瓣評分:8.1「58934人評價」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年輕有為的律師羅麥斯「基努·里維斯飾」經不住五光十色的誘惑,帶著妻子從家鄉來到紐約投靠老板米爾頓「阿爾·帕西諾飾」,為了追求利益和贏得官司,他明知被告有罪仍為其辯護,甚至不惜隱瞞證據,違反職業道德。然而當羅麥斯意識到一直潛伏在身邊的危機之后,他又會作何抉擇呢?
基努·里維斯「《黑客帝國》男主角」+阿爾·帕西諾「《教父》男主角」的對手戲已經讓影片足夠吸引眼球。本片明面上保持著好萊塢極高水準的懸疑節奏和層層推進的情緒流,整體暗紅的顏色渲染也帶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當然影片不甘心只追求商業片的評判標準,主角一步步的成長和蛻變所帶來的一系列「蝴蝶效應」也在不斷地拷問著觀眾有關「自由意志抉擇」的問題。最終的反轉也耐人尋味。本片沒有太多有關法律的直接描述,而是以幾個重要事件的結果作為故事的推進點和轉折點,整體故事更有代入感和節奏感。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片名「The Devil’s Advocate」:「Advocate」既有辯護律師的含義,言明主角身份;但若是直譯為「魔鬼的擁護者」,更是契合了主角在紐約五光十色的誘惑中逐漸迷失的過程。
3.真相背后 The Whole Truth「2016」
何為「真相」?何為「事實」?
豆瓣評分:6.9「3907人評價」
類型:劇情/驚悚
查德「基努·李維斯飾」作為17歲的犯罪嫌疑人麥克的辯護律師,要為被控謀殺父親的麥克進行無罪辯護,但眼下的證據都將嫌疑指向了麥克。更重要是,麥克自案子發生以后沒有開口說過任何一句話,查德無法從當事人口中得到任何有效信息。但他依然決心要找出當天事情的確切經過。
歲月終究還是侵蝕了基努·李維斯俊俏逼人的臉龐,年過50的基努·李維斯少了分《魔鬼代言人》里的英氣,但卻多了不少沉穩內斂的「大叔氣質」,在影片中很恰當地塑造出了律界精英的熒幕形象。雖然演技略有僵硬,但角色隱忍克制的內心戲表現地十分豐富。影片整體的氛圍都較為壓抑,這也為高潮部分的轉折展開做足了鋪墊。可以說基努·李維斯十分出色地詮釋出了一個「不斷艱難摸索真相」的律師角色。律師、當事人以及陪審團之間不斷以極富情緒而又極其克制的方式進行角色互動,讓影片角色比「聲嘶力竭地宣泄情感」更富有張力與彈性。
影片少有地對美國法庭庭審與辯論的環節投入大量筆墨,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部分觀眾會覺得影片的鋪墊過于冗長,節奏過于緩慢。但只要耐心地看完前半部分的鋪墊,影片的情緒流在高潮集中爆發,會回報一個非常精彩的反轉。
個人認為影片整體的角色張力和高潮反轉值得7分以上。
4.辯護人 ??? 「2013」
第5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電影獎
豆瓣評分:9.1「223731人評價」豆瓣電影Top48
類型:劇情
1978年,只有高中學歷的宋佑碩「宋康昊飾」通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終于通過司法考試轉行成為一名律師。他起初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物」,以不動產代書業務起家,絲毫不在意被同行譏諷,反而不斷拓展業務規模,也還了七年前在飯店大嬸那里欠下的良心債。進入20世紀80年代,韓國民主化斗爭愈演愈烈。宋佑碩依然精心經營著自己成功的「小人物」生活。然而飯店大嬸的兒子樸鎮宇因從屬的釜山讀書聯合會被控為左翼社團而遭到逮捕,當他親眼目睹到這些學生被虐待逼供,「小人物」的內心已經開始轉變。
影片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個人經歷為背景,并且加入了很多創造內容,整體觀感十分順暢,情緒恰到好處,留有深思。韓國電影近些年佳片頻出,一方面歸功于韓國電影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另一方面,電影是觀察社會的窗口,《辯護人》非常尖銳地揭露了韓國民主化改革過程中的法律與國家機器之前的羈絆與矛盾。觀眾很容易將自己帶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從一個小人物慢慢觸及國家機器的內部核心,并深深地感受到法律條文在面前被扭曲的絕望。雖然近年來,韓國電影愈加被批判在對待政府的態度上矯枉過正,但本片以歷史故事為背景,風格較為寫實,非常值得一看。
以上四部影片在百度即可找到高清片源,春節歸家途中,或是假日閑暇之余,不妨備好零食茶點,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