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百姓、辦實事,有責任、解難事。”近日,宣漢縣清溪鎮王家壩村民李昌軍因自己的土地糾紛問題向巡察組反映后,得到圓滿解決,特向縣委第三巡察組贈送了一面錦旗,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金燦燦的大字不僅反映了巡察干部的優良作風,而且反映了宣漢縣巡察工作取得的成效、贏得的口碑。
這一年,縣委巡察組聚焦政治定位,發現并解決了一批基層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管黨治黨不嚴等問題,匡正了基層政治生態。
這一年,縣委巡察組緊盯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移交一批濫用職權、雁過拔毛、虛報冒領等基層“微腐敗”案件,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這一年,縣委巡察組敢于“亮劍”,勇于“拍蠅”,累計完成對22個鄉鎮、縣級部門(單位)的集中巡察,接待來信來訪866人(次),發現問題667個,移交問題線索237件。目前,已立案審查53件,給予黨政紀處分39人,誡勉70人,函詢7人,提醒談話27人。
排兵布陣,擦亮校準巡察“探頭”
縣委高度重視巡察人才隊伍建設,在堅持高規格配備巡察正、副組長的同時,經過全面摸底考察,從紀檢、組織、財政、審計、國土、信訪、教育等單位抽調原則性強、素質過硬的96名業務骨干,納入巡察后備人才庫。
以“四鐵四有”為標準,強化自身建設,先后6次組織專題培訓,并通過派員參與市委巡察實戰取經,實現以巡帶學、用學促巡,著力提升巡察干部業務素質和能力。同時,在四個巡察組成立臨時黨小組, (緊轉第三版)(緊接第一版)并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小組活動,時刻保持巡察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
規范工作程序,強化制度建設,采取“邊巡察、邊完善”的方式,不斷修訂和細化巡察工作規程和制度,及時印發了《縣委巡察組工作流程》、《巡察辦內部管理制度》和《巡察干部學習讀本》,嚴格執行請示報告、首問責任制、責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
探索創新,巧學活用巡察“招數”
“天臺鄉尖包村支部書記張寒暉截留市殘聯配發給本村殘疾人曾慶碧的輪椅,給自己的外婆使用,被鄉紀委立案查處,被免去了村黨支部書記職務,該遭!”案件通報后,群眾紛紛點贊。
堅持信息共享,嚴格按照巡察工作要求,縣委建立巡察組與紀檢、組織、公檢法、信訪、審計等部門的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機制,適時召開部門聯席會議,“實時傳輸”巡察組需要了解掌握的關鍵信息和資料,做到心中有數,“靶向”巡察。
堅持政治定位,按照“四個著力”要求,以“六項紀律”為尺子,緊盯 “三大”問題,大力探索“接力式”、“延伸式”、“點穴式”巡察工作新模式,哪里群眾反映強烈、哪里資金量大、哪里權力事項集中,就巡察哪里。
針對基層圈子小、熟人多、容易跑風漏氣的情況,巡察組本著可控制、不驚動的原則,堅持邊巡察、邊移交、邊審查,實行巡察組快核、領導快批、相關單位快辦,不留“說情”機會,更不給違紀違法人員規避錯誤、逃脫懲處的時間。
較真碰硬,綜合提升巡察“境界”
“縣教科局對違規借調的人員27人,全部進行了清退;對違規任用的23名中層干部,全部免去了職務……”“天臺鄉針對巡察組指出的干部作風漂浮,進村入戶不夠等問題,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三講三做’集中教育整頓活動……”在今年10月的巡察整改座談會上,相關單位負責人詳實匯報了巡察整改情況。
縣委巡察辦對巡察反饋問題實行“五賬管理”,特別是對群眾反映的民計民生類問題,定期跟蹤督辦,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截止目前,督辦群眾反映民生類問題84件。同時,綜合運用“兩書一函”,把責任落實到人,把壓力傳遞到崗。通過六輪巡察,已發出意見建議書12份,督促相關單位新建或修訂制度51項。
在成果運用上,既立足治標推行“當下改”舉措,又著眼治本完善“長久立”機制。針對巡察中發現的扶貧、民政、教育等領域全縣專項資金和上級獎補資金使用管理、干部作風不深入、在編不在崗和聘用人員管理混亂等問題,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審計局等單位牽頭進行專項整治。
刀刃向內,升級打造巡察“鐵軍”
紀律要求“立體聲”。嚴肅“六嚴格”、“五嚴禁”、“四個決不允許”巡察工作紀律要求,每輪巡察前組織巡察干部簽訂工作紀律和保密紀律承諾書。同時,定期向巡察組發放溫馨提示卡,通過全方位警示提醒,督促巡察干部時刻繃緊紀律之弦。
廉政教育“暖色調”。創新開展“廉政家訪,送‘廉’到家”活動,深入了解巡察干部的朋友圈、生活圈,及時解決巡察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運用親情的熏陶、影響,共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
內部考核“紅黃旗”。積極探索巡察組、巡察干部考核辦法,對干部學習、發現問題線索、督促整改實效等方面實行量化管理、績效考核,并將考評結果通報被抽調單位,對違反巡察工作紀律的,堅持“零容忍”,視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直至紀律處分。□宋建成 李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