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潤技術【www.ytworun.com】本資料摘錄,用藥肥栽培方式要因地制宜,僅供南北方育苗參考
草莓適宜生長在涼爽的環境中,在夏季應注意做好草莓生長環境的管理,若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草莓植株大量死亡。下面介紹幾點在夏季進行草莓育苗時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應注意注意對草莓植株采取遮蔭降溫措施。在夏季應對草莓植株采取一些遮蔭措施,以防強光直接照射。如搭建遮蔭棚,種植搭架類植物或玉米等高稈作物,這可以有效降低強光的直接照射,從而降低草莓生長環境溫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搭建遮陽棚或種植作物遮陽時,也應注意適當的光照和通風,以免光照不足或是通風不良影響草莓的生長。
2、注意保持草莓種植區域土壤的濕潤。在發現畦田地面出現露白龜裂的情況時,應在夜間對畦田進行溝灌補充水分。在水滲透苗地后便可停止灌溉,同時還需排盡溝槽中的積水。若草莓種植地區灌溉條件不是很好,可采取每天早晚潑水的方式抗旱,潑水抗旱時水一定要潑足,以保持畦田土壤的濕潤并降低地表溫度。
3、定向壓蔓,扎根促苗。草莓越夏時,其匍匐莖會長出子苗。苗圃在繁殖種苗時應及時定向理順匍匐莖并合理分配植株生長空間,以促進子苗能長成壯苗。對于新長出的植株,應用泥土輕微的壓住,可促進植株長出新根。對于育苗用的草莓植株也應對其基部進行培土,培土厚度為埋住新根并露出苗心即可。
4、注意清除雜草和草莓植株的枯黃葉。在草莓植株匍匐莖長出前期和大量生長期間,要進行除草。在匍匐莖長出之前,先進性灌水然后在使用小鋤對畦田進行松土同時清除雜草;大量長出匍匐莖的時候,則需人工拔除雜草。需要注意的時,除草時不能松動草莓的根系,以防造成草莓種苗的死亡;在地草莓鋤草時,還可同時摘除草莓植株的枯黃葉,以減少水肥的消耗,還呢過促進植株的通風透光。
5、及時進行草莓植株病蟲害的防治。要特別注意植株病蟲害的防治,如炭疽病和蠐螬。炭疽病是草莓植株最大的病害,植株染病后極易死亡,引起炭疽病的病菌極易在高溫暴雨后感染植株。要預防此病害可已使用炭立克、翠苗、根多綠、黑寶貝等在雨前和雨后及時噴灑,結合使用甲霜惡霉靈、生根劑、鏈霉素、百菌清、辛菌胺嗎啉胍等預防其他病害。對草莓植株危害的害蟲有蠐螬和蚜蟲、 青蟲等它們會常咬壞植株并造成全株枯死或感染病毒。要除蠐螬,采用毒餌撒施或人工捕捉的方法也可。
江漢平原草莓大棚促成經濟效益高,栽培面積越來越大,但很多種植農戶和合作社自己培養不了優質健壯的草莓苗,往往需要從外地大量買入質量不高的草莓苗,不僅成本高、成活率低、,而且品種混雜、常常帶病毒等。要培育草莓苗,就要了解草莓性喜涼爽,不耐高溫干旱的習性,若夏季管理不善,植株便會出現嚴重生理失調,甚至造成大量死亡。江漢平原草莓越夏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合理遮陽。夏季江漢平原溫度高,如果不采取措施給草莓苗遮陽,草莓苗多數會因為高溫死亡。一般集中育苗應該在畦面上搭1米 高的蔭棚,蓋上遮光率85%的銀灰色遮陽網,高溫期(最高溫度30℃以上)每天上午9點到下午5點覆蓋,溫度30℃一下的晴天、陰天、高溫天氣晴天早上9點以前晚上5點以后不蓋。農戶小面積育苗,可以在6月上旬每間隔2—2.5米種植一行玉米,讓玉米苗對草莓苗遮陽,減輕高溫灼傷幼苗。 二、科學排灌。草莓根系大部分位于表土層,對水分要求較高,忌旱怕澇。江漢平原夏季田間濕度變化大,遇到大雨、暴雨容易積水,根系生長受阻,遇到一周不下雨草莓苗又會出現缺水、干旱的現象,所以應清理好壟溝、排水渠,保持溝渠相通,做到排灌結合。天旱時及時灌溉,下雨時及時排水,做到雨停地干。對于集中育苗的,應該在大雨之前蓋上遮陽網,使大雨變小雨,減少大雨對草莓苗的不利影響,在高溫干旱時,可以開啟噴灌或在遮陽網上澆水,這樣既補充了水分,又有利于降溫,更有利于草莓苗生長。
三、除草及去老葉。草莓苗床以人工除草為主,拔草時不要松動草莓根系,以免造成草莓苗死亡。另外,要及時將草莓黃葉、枯葉、病葉摘除,減少養分消耗和水分蒸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四、定向壓蔓、擺缽。用于繁殖種苗的草莓苗圃,為了能繁育適量的壯苗,在苗期要及時將匍匐莖同一方向理順,每20厘米開挖一小溝,溝里均勻擺放裝滿營養土15X12厘米的營養缽,將發出的新株引入營養缽并用碎土稍壓,促生新根。
五、及時追施速效肥。除施足底肥外,一般應該在生長旺盛時期追施速效化肥3—4次,每畝施三元復合肥10公斤左右,這樣有利于植株營養生長。另外,還應該結合病蟲防治葉面噴施0.1%的優質磷酸二氫鉀,既可根外補肥,也可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六、適時防治病蟲。夏秋季節,草莓病蟲很多,首先要重點防治蚜蟲、煙粉虱等傳播病毒的刺吸式口器害蟲。再是防治好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蟲。三是做好病毒病、炭疸病、葉斑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
草莓避雨育苗和基質育苗【www.ytworun.com】
利用避雨基質育苗能有效減少種苗苗期病害,提高繁苗系數,單株繁苗系數最高可達70株;既可以形成壯苗,花芽分化整齊,又可以促使草莓果實較露地常規育苗生產提前16d(天)上市。
1 棚室準備
草莓基質育苗要求塑料大棚通風、透光;棚外整潔無雜草。大棚四周應挖排水溝,防止夏季大雨灌入棚內,對草莓種苗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1.1 覆蓋棚膜
棚膜可采用聚乙烯膜,一個棚室覆蓋4塊棚膜,頂部由兩片壓接而成,設頂風口,注意頂風口在閉合時,要嚴格達到避雨的要求。棚膜要繃緊,否則會造成棚膜局部積水。
1.2 處理地面
壓實整個棚室的地面,并覆蓋地膜或黑色地膜。一方面可以將土壤與種苗隔開,避免感染土傳病害;另一方面可以減少雜草的產生,降低除草的人工投入。
1.3 安裝通風機
棚室內安裝軸流通風機,促進空氣流通,可有效降低棚室內的溫度。根據棚室的大小和軸流通風機的功率確定通風機的安裝數量。一般長70m、寬10m的塑料大棚可安裝4個風量為2000m3·h-1的軸流通風機,通風機安裝在棚室的中央,軸心距離地面1.7~1.8m,南北方向順序排列,間隔10~15m。也可安裝簡易排風扇替代軸流通風機。
2 育苗槽(缽)準備
草莓母株栽培在育苗槽、營養缽或花盆中。育苗槽內徑長60cm、寬18cm、高18cm,營養缽或花盆內徑在18cm以上。子苗用內徑10cm營養缽盛接。
2.1 育苗基質的配比與分裝
育苗基質可采用草莓專用育苗基質,也可以按草炭∶蛭石∶珍珠巖為2∶1∶1的體積比進行配制。基質準備好后,分裝在育苗槽(缽)中,要求盡量壓緊實,基質的上表面距離槽(缽)邊緣2~3cm。
2.2 育苗槽(缽)的擺放
育苗槽(缽)裝好基質后,南北向擺放在塑料大棚中。為管理方便,母株育苗槽(缽)或花盆南北成行擺放。育苗槽連續擺放,不留空隙。母株營養缽或花盆間隔(中心距離)30cm擺放。子苗營養缽擺放在母株育苗槽、營養缽或花盆的兩側,每側排列4行。第1行子苗營養缽距離母株育苗槽(缽)25~30cm(中心間距),子苗營養缽行間距(營養缽中心距離)20cm。母株采用滴灌澆水,滴灌帶放在靠近草莓母株根莖部的位置(圖1)。子苗可采用滴灌澆水,滴灌帶擺放方式同母株,也可采用人工管澆。母株用滴灌帶出水口間距30cm,子苗用滴灌帶出水口間距10cm。
3 種苗(母株)選擇
繁育原種一代苗,應選用健壯、根系發達、有4~5片葉的脫毒種苗作母株。繁育生產苗,應選用健壯、根系發達、有4~5片葉、無病蟲為害的原種一代苗作母株。
4 定植母株
4.1 定植時間
在北京地區,塑料大棚草莓母株定植的適宜時期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4.2定植要求
每個育苗槽內栽植2株母株,株距30cm。若使用營養缽或花盆,每個營養缽或花盆栽植1株,栽植在缽(盆)的中央。母株定植時要把握“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的原則。定植后澆足定植水。
5 田間管理
5.1溫度管理
3月底4月初,母株定植后溫度較低,注意封閉棚室,溫度保持在28℃,高于28℃可以打開頂風口,低于24℃及時關閉風口。進入4月中下旬,可以關閉頂風口,打開棚室東西兩側下部薄膜,撤下南北(門)兩邊的薄膜,加強通風。進入5月后,光照增強,溫度升高,棚室覆蓋遮陽網(遮陽率60%)進行遮陽降溫。白天打開通風機,促進棚室內空氣循環。
5.2水分管理
5.2.1母株
母株定植水要澆透,之后水分管理分階段進行。3月澆水1~2次,分別于9:00、11:00開始滴灌,每次5~10min(分);4月澆水2~3次,分別于8:00、10:00、14:00開始滴灌,每次5~10min(分);5~8月澆水3~4次,分別于8:00、10:00、12:00、14:00開始滴灌,每次5~10min(分)。一般在上午氣溫達到20℃左右時進行滴灌。每月用水管從母株上方澆水1次。
5.2.2 子苗
一般在壓苗后開始滴灌,6月澆水1~2次,分別于9:00、11:00開始滴灌,每次3~5min(分);7~8月澆水2~3次,分別于8:00、10:00、14:00開始滴灌,每次3~5min(分)。每月用水管從子苗上方澆水1次。如果采用人工澆水,可根據基質的濕潤狀態每1~2d(天)澆水1次,水要澆透。
5.3肥料管理
5.3.1母株
母株緩苗后,根據葉色,每15~30d(天)施用一次三元復合肥(氮∶磷∶鉀為15∶15∶15,下同),每株10g,撒施在母株周圍的基質上,穴施亦可。
5.3.3子苗
子苗切離后,追施三元復合肥,每7d(天)追1次,每次每株2~3g,共追2次。8月后,每周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1次。
5.4植株整理
5.4.1去除老葉、病葉和花蕾
整個種苗繁育過程中及時摘除老葉和病葉,以便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子苗保留4~5片葉。及時去除花蕾,減少養分消耗。
5.4.2 引莖壓苗
及時摘除細弱匍匐莖,每個母株選留6條健壯匍匐莖。匍匐莖上子苗長至一葉一心時進行壓苗,匍匐莖引壓在母株的兩側。使用專用育苗卡,或用鐵絲圍成“U”形,卡在靠近子苗的匍匐莖端,將子苗固定在子苗營養缽中,注意壓苗不要過緊、過深,以免造成傷害。從母株匍匐莖長出的子苗為一級子苗,從一級子苗的匍匐莖長出的子苗為二級子苗,以此類推。一級子苗壓在第1行子苗營養缽中,二級子苗壓在第2行子苗營養缽中,三級子苗壓在第3行子苗營養缽中,四級子苗壓在第4行子苗營養缽中。
5.4.3子苗切離
7月中旬進行子苗切離,即剪斷子苗與母株以及子苗與子苗間的匍匐莖。在靠近子苗的一端留3~4cm匍匐莖。視子苗生長情況,可一次性全部切離,也可先切離母株和一級匍匐莖,2~3d(天)后再切離二級匍匐莖,以此類推。
5.5病蟲害防治
草莓苗期要注意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尤其是苗期炭疽病。可以在草莓母株緩苗后進行藥劑防治,每7d(天)噴施1次殺菌劑,可選擇炭立克1500倍液、翠苗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咪鮮胺2000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醚菌酯(翠貝)水分散粒劑3000~5000倍液等,注意輪換用藥,避免草莓植株產生抗藥性。草莓苗期遇蚜蟲為害,可噴施10%吡蟲啉或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紅蜘蛛為害可噴施40%噻螨酮(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 阿維噠螨靈2000~30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
6 出苗標準
塑料大棚草莓避雨基質育苗標準:根系發達,新莖粗在0.8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葉,植株健壯,病蟲害發生少,壯苗率可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