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糖尿病,我用一方5藥止“消渴”,火還沒上房賊還沒上墻,別著急,中醫治病就是要“慫”。
可以肯定地說,中醫是可以治療糖尿病的,不是所有而是大部分!糖尿病是西醫給出的定義,古中醫稱其為消渴癥。
西醫的理念,糖尿病是終生病,是不可被治愈的。又加上他們在醫院上班,這就是權威,所以人們就將“不可治愈”灌輸在自己腦中。
若你試過中醫沒有效果,不排除一個可能性:你遇到了庸醫,甚至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庸醫,人家開醫館是為了賣藥!
醫學界的這種現象太普遍,我看不起的敗類也太多,可有什么用?正義的力量終究過于薄弱,我除了治病,只能通過寫東西,讓大家明白事實。
像漢武帝患有消渴癥,服用腎氣丸差點喪命,最終被中醫消渴癥秘方治好;慈禧太后晚年患有消渴癥,被白鶴子呈上民間秘方治好。
你說古時候都能治好的病,卻成為了現代的不治之癥?你說古時候,都知道走投無路時,嘗試民間小方,我們為什么不能試一試?
醫館來了這樣一位患者,是某醫院的醫生,一進門散出濃烈的消毒水味,加上治病期間我們相互探討疾病,才知他是西醫醫生。
面診時脈象快而細,舌苔薄又黃,仔細觀察后給出藥方:葛根、白術、黃精、丹參、灸大黃。
患者最終喝了20劑,就停藥,1年內只需要在飲食上稍微注意,目前隨訪2年未見復發。
糖尿病是代謝出了問題,體內轉化的糖不能被吸收,像泛濫的洪水,四處沖毀,造成惡性循環。
患者脈象和舌苔,能看出脾陰不足,且有熱。
脾主運化,脾虛津液不得疏布,人就會口渴多飲。津液失常,會脾陰不足,中焦火旺,中焦又是助脾胃消化的,因而人就饑餓多食。
脾陰不足,運化無果,我們吃下去的水谷物質,不能各司其職,不能轉為精微物質,也就出現了消渴癥。脾主氣血,氣能推血,氣弱血虧,所以很多患者就會沒有精神。
知道了原因,我在藥方中,君臣分明有主次,對癥下藥,方可幫助消渴癥。
君藥:是來除根的,也就是健脾。葛根來提升脾胃之氣,白術是來溫脾陽,黃精則是養脾胃的,3味藥材溫、升、養能較快恢復脾胃功能。
臣藥:是來治標的,也就是活血。丹參、灸大黃一起活血化血,同時還有滋陰效果。2味藥材互補互助。
不要聽信別人叫囂,西醫告訴你糖尿病不可治,自己卻屁顛屁顛地來看中醫。相信中醫的自然有人信,而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中醫的沒落,讓我這一把骨頭的人,甚是擔憂,不是擔心失業,而是怕一肚子經驗往哪傾!一群患者怎么辦!
慫字,拆開來就是從心,治病要從心,對病人更要從心,慫一點沒關系,虛心使人進步,能治療患者才是重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