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樸湯出自《金匱要略》
《婦人雜病》: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半夏厚樸湯方:(《千金》作胸滿,心下堅(jiān),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 厚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姜五兩 干蘇葉二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半夏厚樸湯是治療咽喉異物感的專(zhuān)方。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千金要方》謂本方治“胸滿,心下堅(jiān),咽中帖帖如有炙臠,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和劑局方》的記載更為詳細(xì):“治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結(jié)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氣之所為也。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積,嘔逆惡心,宜并治之?!?/span>
半夏厚樸湯也見(jiàn)于咽喉病,如急慢性咽炎、失盲、聲帶水腫、聲帶麻痹等。還可以治小兒厭食癥。這些小兒除食欲不振之外,常有易膽怯,性格偏于內(nèi)向,面色黃、大便干結(jié)等癥狀。
半夏厚樸湯還多用于胸悶、腹脹、噯氣、痰多的消化道疾病與呼吸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腸易激綜合征、消化不良等。
功用: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滿悶,或咳或嘔,舌苔白潤(rùn)或白滑,脈弦滑或弦緩。
方解:本方證乃由情志不遂,肝氣郁結(jié),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為痰,痰氣郁結(jié)于咽喉所致。治宜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方中半夏辛溫,主人肺胃經(jīng),化痰散結(jié),降逆和胃,是為君藥。厚樸苦辛性溫,下氣除滿,助半夏散結(jié)降逆,是為臣藥;二者配伍,半夏散痰結(jié),厚樸行氣結(jié),主治痰氣互結(jié)之證。茯苓甘淡滲濕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符合“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之說(shuō)。生姜辛溫散結(jié),和胃止嘔,且可以制半夏毒性。本病因痰氣互結(jié)于咽喉,故又以蘇葉芳香行氣,理肺疏肝,助厚樸行氣寬胸,宣通郁結(jié)之氣,共為佐藥。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氣散結(jié),苦以燥濕降逆,使郁氣得疏,痰涎得化,梅核氣自除。
半夏厚樸湯證如下:
1、因精神刺激所致的咽喉異物感,胸悶氣塞感;
2、咳嗽氣喘,痰多胸悶,或腹脹,嘔吐惡心,食欲不振;
3、舌苔多厚膩、白膩、口內(nèi)黏膩。
(用方需要辨證,請(qǐng)?jiān)卺t(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