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簡單說是一種溝通方式,引申說是一門藝術。良好的道德語言藝術修養,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個人形象;符合道的語言規律,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之根。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老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良好的語言修煉,代表良好的修養和良好的形象;恰到好處的語言能打動人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繼而辦事隨心所欲。
“一張嘴能頂百萬兵”,就是對語言藝術的最高評價。重視語言的能量,符合自然規律的語言得道多助,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語言失道寡助。不同的語言產生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語言慣性產生不同的命運走勢。
人的思維語言、口頭語言、行為語言正改變著地球、社會和人生;同樣,地球、社會也在改變著我們,這種作用與反作用就體現了因果關系。
人的思維語言永遠是走在行動語言之前,先有想到再有做到。因此,思想是因,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所有就是果,有因才有果,自己才是命運的創造者。
不同的語言代表著不同的空間能量,語言可以是救贖人心的工具,語言也可以是毀滅人的殺手!
當我們抬高自己,我們的生命就自然會演繹出對別人出言不遜的表情語言、口頭語言、行為語言,這種高傲輕蔑會像釘子一樣,釘進別人心中,造成對別人永遠的傷痛,也釘上了我們通往長情大愛神性服務意識的能量大門。
修煉語言藝術要因人而異,要培養語言能力,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工夫。
針對不同的人效果差異很大——有的人“單刀直入”效果很好,有的人“迂回包抄”的效果很好……每個人要認真分析自己的特點后,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語言套路,不能千篇一律,否則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當我們發奮學用《道德經》,發奮領悟《道德經》的時候,所說所做都符合道的規律,所說所做都只要站在對方的利益上考慮,為對方著想,就一定不會被對方拒絕,而且還會得到善待。即便是在對方心里非常不滿意的時候,我們也要用非常客氣的語言啟發提醒;越是黑暗的時候,我們的心越是要用光明來指引。
換言之,什么樣的話能夠不被人拒絕,且樂意聽下去呢?答案是:凡所說的話都符合道的規律,是對對方有好處的話,就不會被人拒絕且樂意聽下去,這就為進一步的交流打下了基礎。所以,語言圍繞自然規律這個宗旨不斷在實戰中演練、打磨,就能夠訓練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語言套路來。
讓我們一起使用正面思維的語言吧,這能夠改變您和任何他人之間的能量!充滿高尚與愛的語言與行為,才能夠提高我們內在力量的振動力,才能為我們、為他人打開通往幸福的大門!
⊙本平臺原創整理文章,歡迎轉載,轉載本文須注明,來源:道德經(微信ID:fangsheng365),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