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小編是一個按耐不住體內洪荒之力的吃貨
帶上你的胃,忍住口水
跟我去抄了
那些開了十年以上的老店吧
鴨肉粥
在廈門,鴨肉粥雖然沒有沙茶面遠近馳名,但也是市民天天要吃上一碗的地道美食。打著大同鴨肉粥招牌的店鋪遍地開花,但真正深得食客的只有“浮嶼大同鴨肉粥”及“百成大同鴨肉粥“。
浮嶼大同鴨肉粥
推薦理由:24小時不打烊,廈門人的深夜食堂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廈禾路174號(大同小學對面) (BRT開禾路口站樓梯中)
這是30年的老店,“只此一家,別無分店”,跟百成大同鴨肉粥店對比,粥底不厚,米粒分明。味道較淡,偏向原味,沒有那么多香料藥膳味。
百成大同鴨肉粥
推薦理由:散發藥膳味的地道美味
地址:思明區大同路128-130號
25年的老店,老板叫吳成橋,經營浮嶼大同鴨肉粥的是他的哥哥、姐姐。但賣的鴨肉粥各有千秋,百成大同鴨肉粥總店在老社區大同路,它所用的配方采用40多種中草藥配制而成,平常路人經過“大同路鴨肉粥店”,都可以聞到店里用慢火熬制湯底,其所散發出撲面醇厚的香氣。
花生湯
廈門方言有一句:“頂開花,下結子,大人小孩愛吃甲要死。”說的就是花生湯。它用料很簡單,煮法卻考究。精挑細選的花生仁用沸水去除外膜,加水煮至花生熟了后放糖,繼續熬煮直至爛透。湯色呈乳白,入口香甜,可佐以甜咸點心,如油條、甜包、糯米炸等,更會感到舒心可口。
黃則和花生湯店
推薦理由:廈門最有名的花生湯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中山路22-24號(近肯德基)
客(游)人(客)非常多,需排隊買票、取餐,等座用餐。花生湯老少皆宜,還有其他各種小吃,是來廈門必吃的小吃店。
思北花生湯
推薦理由:據說是廈門最老的一家花生湯
地址:思明區思明北路64號(近大同路)
位于大同路與思北路路口,騎樓下擺了幾個小矮凳,路邊曬了幾簸箕花生,充滿了濃濃的市井氣息。他家的花生湯,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廈門人很喜歡帶外地朋友來這里。
佘阿姨花生湯
推薦理由:生意好到一出攤,對面的花生湯店立馬沒人
地址:思明區大同路和思明北路交界處
其實這只是一個小攤,但至今已經有33年歷史了。現在的老板娘是第二代接班人,前來購買的市民都親切地叫攤主阿姨,所以這個小攤才稱為阿姨花生湯。
每晚10點出攤,位置就在大同路和思明北路交界處,國大藥房斜對面。生意好到只要一出攤,路對面的花生湯店里立馬沒人,全都跑出來吃她家的。花生湯是夜宵佳品,煮的非常軟糯,甜度也剛剛好,老板娘一邊做生意一邊那爐子還煨著小火繼續熬著。
扁食
北方叫餛飩,成都叫抄手,廣州叫云吞,福建很多地方稱為“扁肉”,只有在閩南才稱扁食。閩南扁食的特點是個頭小,皮薄,口感生脆、餡料勁道~廈門大街小巷都是扁食店,一等一的扁食卻沒幾家。
賴厝埕扁食店
推薦理由:68年老店,廈門歷史最悠久的扁食店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202號?(近開禾路)
1948年開業,比建國還早,從開業那一天起,小店里面幾乎每一天都是滿滿的客人,老廈門人幾乎沒有不知道這家扁食店的,而扁食店最早的主人邱紫華也成了老廈門無人不識的“扁食嫂”。他家的三色扁食特別有名。
勞松扁食
推薦理由:只賣扁食和拌面就能人氣爆棚的牛氣小店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廈禾路202號
這是很多廈門人從小吃到大的店,只賣扁食和拌面。扁食肉餡“QQ的”,皮子“有嚼勁”,加點醋在湯里,味道“更好”;拌面也不錯,里頭花生醬“特多”、“特濃”,吃起來“特香”。兩樣湊一塊兒“簡直絕配”! 廈門一共有兩家店,最受食客歡迎的便是這家小學路店。
海蠣煎
海蠣煎,也叫蚵仔煎,發源于福建閩南一帶,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經典的小吃。選用上等的“珠蠣”,加上蒜子葉,地瓜粉,雞蛋一同攪拌,然后在平底鍋里面煎到兩面焦黃。撲鼻的香味,白色的海蠣子,綠的蒜葉,黃燦燦的蛋汁,再淋上紅艷艷的閩南風味甜辣醬,香,辣,鮮,嫩,滑,那種滋味讓人永生難忘。
蓮歡海蠣煎
推薦理由:說起海蠣煎,就必言蓮歡
地址:思明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橫巷33號之2(近思明南路)
號稱全廈門最好吃的海蠣煎。老板王錫山做海蠣煎已有三十二年了,和家人一同經營著這家小店,已經換過好多次店面了。招牌是現點現做的海蠣煎。海蠣包裹地瓜粉后口感Q彈,沒有腥味,再隨意點上店內的其他主食,豬腳湯或者肉粽加以搭配,一頓晚餐也算是輕松解決了。
拌面
一般來說,有賣扁食的地方必然有賣拌面,而大家也喜歡這2種小吃搭配在一起吃,尤其是作為早餐。這就是廈門最經典的早餐搭配之一,就如北方的豆漿配油條。廈門的拌面很有特色,濃濃的花生醬夾雜點甜辣醬拌在剛剛撈起的面條上,稍微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動啦!
局口拌面
推薦理由:小小路邊攤,卻有二十多年歷史,常常人滿為患
地址:思明區局口街思明南路橫巷內(近蓮歡海蠣煎)
局口拌面就在蓮歡邊上,只是一個小小的路邊攤,但每天都是人滿為患,許多人都是特意跑到這里來吃拌面的。據說已有將近二十年的歷史。拌面加了很多花生醬,吃起來味道濃郁撲鼻,吃一口滿嘴的花生 香,而且還有提供現煮的湯,用鴨湯熬成的燙頭十分清甜。鴨心、鴨肝、豬心、豬肝、豬腰,要什么料可以讓老板現做,清湯加拌面簡直就是絕味。
土筍凍
土筍凍,外地人單聽名字常以為是筍做的,其實“土筍”不是筍,也根本不是植物,而是一條條形似小蚯蚓的環節小動物,學名叫“星蟲”,生長在江河入海處咸淡水交匯處的灘涂。星蟲含有膠質,土筍凍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它們個個晶瑩剔透,肉脆凍軟,味美甘鮮,滑溜爽口。
天河西門土筍凍
推薦理由:廈門最原汁原味的土筍凍店
地址:思明區斗西路33號(近中山公園西門)
在廈門或者在閩南,能見到這種食品的地方很多,但能吃到真正好吃的土筍凍的地方并不多。這家天河西門土筍凍店倒是可以讓你吃到放心且好吃的土筍凍。位于中山公園的西門附近,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筍凍,用了黃瓜、生姜、花生醬、上好的醬 油,配嗆鼻的土芥末和本地甜辣醬。土筍凍不論放在冰箱,還是土箱子加冰塊,吃起來冰涼酸辣又嗆又Q。芥末的量放得很微妙,夠味又不過于嗆鼻,酸蘿卜也給得剛剛好。
燒肉粽
百年老店推薦
廈門的燒肉粽歷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潤不膩,精工細作等特點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種,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獨數廈門肉粽最有名。
1980肉粽店
推薦理由:算廈門最好吃的燒肉粽之一
地址:思明區中山路353號(近工人文化宮舊址)
比我的年紀都要大很多,他家的加料燒肉粽每天都供不應求。說到中山路1980正宗燒肉粽,老廈門人沒有不知道的。還沒走進店門,老遠就聞到了飄巷的粽香味。
沙茶面
廈門沙茶面是起源于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餐 飲調味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是由印尼華僑傳入廈門的。在東南亞原名“sate”廈門叫它“沙茶”.南洋有“沙茶糕”,“沙茶蝦”等等美味。這 “沙茶”傳到廈門,卻一頭跳入湯鍋,做成了滋味濃厚的面湯——沙茶面,其味道鮮美醇厚,甜辣可口,嘗過的人就大多會為這色澤紅黃、鮮香微辣的美味所傾倒。
烏糖沙茶面
推薦理由:廈門最拽的一碗面
地址:民族路60號
排隊超長,賣完關門,下午基本不營業。料很鮮很貴,湯底濃稠,花生香味很足。常常許多有身份的人開著車特地來排隊吃上一碗,一般過了中午一兩點就關門了,所以想吃要啊趁早呀!
四里沙茶面
推薦理由:二十年烹制,名聲在外
地址:思明區湖濱四里14號之3號
眾所周知的四里沙茶面,就在四里菜市場里,所以配料理所當然的也都很新鮮。飯點時附近的學生和居民也都會來這吃。這家沙茶味是偏甜的那種,面Q彈有勁。他 們家還有另一個特色,“四里”幾乎每個店都有過耳不忘的點單小妹,什么客人加什么料,該收多少錢,統統不用記單,只憑小妹聽一遍就記住了,并且連珠炮一樣 地報出來。
月華沙茶面
推薦理由:老阿婆獨家調制的沙茶湯頭
地址:鎮邦路78號
月華沙茶面出名靠的是月華老婆婆熬沙茶湯的祖傳手藝,湯汁濃厚,色澤金黃,又鮮又甜又辣。配料也很有特點,可以吃到肉筋和豬肝緣邊等奇奇怪怪的美味。月華沙茶面現在雖然靠女兒、媳婦們經營,但月華老婆婆每天勢必一大早過來配料。只有十幾平方米店面,天天門庭若市,做的是街坊生意,來的都是熟客。
蝦面
明月蝦面
推薦理由:很不起眼的小店,蝦面卻做的驚艷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180號(近大同小學)
明月蝦面位于廈門市思明區廈禾路180號,店面比較小,是一家走路不小心就會錯過的蝦面店。明月蝦面至今已開三十余年,是真正的廈門老字號,廈門當地人時不時就會來光顧。
鴨面線
味友鴨肉面線
推薦理由:集美最好吃的鴨面線
地址:思明區鷺江道3號和平碼頭客運大樓二層
在廈門集美,逮到一個本地人詢問'來這里有什么美食可以吃啊?'他一定告訴你'鴨肉面啊!”而味友鴨面線就是傳說中最好吃的鴨面線。
芋包
芋包嫂
推薦理由:廈門做芋包的少,這家卻小有名氣
地址:大學路45號
在廈門做芋包的店家真的用手指頭就可以數的過來,芋包嫂算是比較有名氣的一家專門做芋包的。十幾年的老品牌,表皮是芋泥與糯米的混合,口感軟糯,還能出吃芋頭的顆粒感,餡料內容豐富,筍與豆干塊都很多,小胃的女生吃一個搭配一碗湯足以。另外的特色是搭配的芥末醬和酸辣醬以及香菜,都點綴了這份芋包的口感。
餡餅
阿吉仔
推薦理由:炒得很熱的趙小姐餡餅,都是他家代工的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大元路37號
八市最紅的餅店,源自同安,早期來這里買餡餅的幾乎都是本地人老主顧。據說后來因為媒體大肆傳播廈門很出名的趙小姐餡餅,就是由阿吉仔代工,以及很多鼓浪嶼的所謂小資店販賣的餡餅,也都是從這里買進,再包裝翻倍賣出。所以現在幕名前來排隊購買的游客,已慢慢超過操著廈門方言的阿媽和阿伯。
阿吉仔的馬蹄酥和素餡餅、椰子餅最為出名,親民的價格和市井的地理位置,都成為阿吉仔備受歡迎的原因。
燒仙草
八婆婆燒仙草
推薦理由:老廈門的代表性飲料
地址:思明區太平路22號
八婆婆真的是老廈門的代表性飲料啦,可以加蜂蜜可以加奶茶,冬天可以溫,夏天可以冰,很體貼的飲料。味道那是絕對頂呱呱啦,所以即使每次排著長長的隊伍也覺得值得!
原先在大同路上的老店(現為佳味再添小吃),已經搬到了美湖路上。依舊叫做吳再添,這是一家集合廈門小吃最好吃的店了,平均口感都不錯,無論是肉粽、包子、沙茶面、咸糕、五香、蝦面、發糕、芋包、油蔥粿等等等,都是比較地道的口味。也是幾十年的老門店招牌,中華老字號不是浪得虛名,點餐的方式延續古早——買餐票,然后到灶臺領餐,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