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詞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蝶戀花》此詞牌一般以抒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或心中愁的情感為多。雖有部分山水,但還是寄情于物的表現。
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后主李煜、宋代柳永、蘇軾、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成為經久不衰的絕唱。
《蝶戀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不妨說這首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蝶戀花》
【宋代】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這是一首開闔縱橫的小令,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到了她的笑下變成“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的激情,極夸張,卻又極親切、真摯。
《蝶戀花》
【宋代】蘇軾
蝶懶鶯慵春過半?;淇耧L,小院殘紅滿。
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云鬢鬅松眉黛淺??偸浅蠲剑V誰消遣。
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這首詞以種種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個多愁善感的傷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闌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傷春的復雜心緒。
《蝶戀花》
【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
《蝶戀花》
【宋代】歐陽修
海燕雙來歸畫棟。簾影無風,花影頻移動。
半醉騰騰春睡重。綠鬟堆枕香云擁。
翠被雙盤金縷鳳。憶得前春,有個人人共。
花里黃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
海燕成雙,花影頻動,春興微熏,憶往昔,怎能不起相思情?
《蝶戀花》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面對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聯想到自己獨處深閨,孤棲寂寞,這與往日和丈夫趙明誠一齊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賞析詩文的溫馨氣氛形成強烈反差。一個“誰與共”,道出此刻詞人內心的苦澀。
《蝶戀花》
【宋代】晏幾道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詞境含蓄蘊藉,情意深長。全詞充滿無可排遣的惆悵和悲涼心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從紅燭無法留人、為惜別而流淚,反映出自己別后的凄涼心境,結構新穎,詞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詞的風格。
《蝶戀花》
【宋代】蘇軾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
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
繞遍回廊還獨坐。月籠云暗重門鎖。
全詞運用回憶之筆,重現了東坡夫妻兩次典型的生活情趣畫面,將多情苦戀的夫妻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多情變苦,苦戀成病,度日如年,是本詞的中心題旨。
《蝶戀花》
【宋代】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
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通往禹廟、蘭亭的路,從古到今只有一條。一夜寒霜,請您不要說酒杯太深,這一次分別,又不知在何方才能相逢。時光飛逝,美好年華難以留住,鏡里的年輕容顏,很快就老去了。只有一句話要記?。骸爸挥虚e人才能當神仙?!?
《蝶戀花》
【宋代】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沈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此詞上片寫夢里相思。下片寫醒后遣懷。全詞語言清暢,而抒情有遞進、有頓挫,故沉摯有力。
文 | 三度
品讀更多經典詩詞、國學、美圖與精美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唐詩宋詞品讀
很高興能夠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里與你相識。每天推送經典詩詞、國學、美圖與精美文章品讀,讓我們在這浮躁的年代,靜下心來,和三度一起品讀鑒賞那些快被時光遺忘的經典,修身養性,傳承經典,約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