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老師教我陽氣通,鼻炎才能消,我用了30年時間才明白:中醫之所以沒落,不是沒有原因!
我從小就對中醫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對中醫的情結,不是古書上面的厲害的高手前輩們,也不是中草藥帶給我的魅力,但又好像都是,而這一切也是源自于我的恩師。
恩師和我是一個老家的地方,因為他的妙手回春我也眼看著的,在我小的時候,記得那是門中的一個哥哥病了,他父母親找了不少人,也沒看好,就請了我的老師去。
老師一來,輕描淡寫地寫下一張方子后,就離去了,而那個哥哥的病后來也就好了,我嘆為觀止,去他家要來那張方子,天天抱著琢磨,雖然什么也沒看出來。
后來,哥哥家人買了些糕點,讓哥哥帶去,順便跟著老師去學習,中醫雖然治好了他的病,但他對中醫并沒有什么興趣。我說,我代你去吧,反正過了這么久,大夫肯定也認不出。哥哥滿口答應。
去找老師感謝,他問我:“我不曾為你診治,何來答謝?”
我說:“哥哥就是我,我就是哥哥,反正,反正我代表他來也一樣。”
老師摸了摸他那不多的胡子,笑道:“小小年紀,說著這是什么哲學話?說吧,你為何事而來?”
我毫不避諱地說:“我想和您學中醫!”
這話一出口,我就知道自己是個莽夫。接著老師又問我了幾個問題,我支支吾吾地,什么也答不上來,老師讓我回去好好學習。
我的意志力還是非常強的,三番五次的找他,后來老師問我:“你為什么要學醫?”
我說:“治病救人!”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打磨后,老師安排我可以跟著他。在他身邊,什么活我都會搶著干,不論早晚,只字不提理論方面的。
春去秋來,有一天吃過早飯后,老師撿起飄零的落葉,他看著葉子,問我:“你還想跟我學嗎?”
我想都沒想:“學!”
在這一刻,我們才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師徒,師父對我而言如君如父。一跟就是十幾年,后來老師把他的行醫筆記給我看,抬手我就翻到了,當年治療哥哥鼻炎的醫案。
那時候的哥哥還很小十五六歲,主要的癥狀就是鼻塞,基本聞不著味了。患有鼻炎已經四五年了,時輕時重,遇寒的時候特別嚴重,同時還有腦袋昏昏沉沉的感覺。
在我的印象里,哥哥很長一段時間是離不開藥的。
當時老師給開的方子是:蒼耳子、地龍、白芷、辛夷、薄荷、川芎、絲瓜絡、桂枝。
用完之后,哥哥的鼻子就通了,也能聞見味了,后來鼻炎就好像沒發生過一樣。
老師告訴我:治療慢性鼻炎,陽氣通,才能消。
我看了方子其他的都能理解,蒼耳子、白芷、薄荷其實就是蒼耳子散。川芎、絲瓜絡、地龍就是活血通絡,通經化瘀。也沒多大稀奇的。
關鍵是這里的桂枝,不能明白。我翻了醫書也沒找到桂枝治療鼻炎的記載,可是老師用為什么就好使呢?
老師說:治病不是刻舟求劍,認個死理,一味地按照記載來用藥,那就沒法治病了。
桂枝,善于溫陽化氣,溫通經脈。人體內經脈陽氣被桂枝所溫通,難道不包括鼻腔嗎?桂枝本是長條形的,當然可以通管子啊。咱們身體里的鼻腔,也是管道。桂枝的溫通經氣的作用,是可以惠及鼻腔的。鼻腔陽氣一通,寒邪所導致的淤阻、凝滯就散了。
我聽了,恍然大悟。
這就好比一根管道,被凍住了。要想真正徹底改善,就必須讓管道內的溫度升高,這才可以避免再次堵塞,怎么避免呢?桂枝,不就派上用場了,正合適。
這個方法后來也被我用了30年,治好的患者已經數不清了。也正是因為用它幫助了無數人,我就更要把他寫出來。
我小時候,就知道中醫有多么厲害,可是現在別說小孩子了,甚至有很多大學生對中醫都非常陌生,而這其實不過還只是冰山一角,中醫被遺忘的太多了,傳承、發展、面臨嚴重的危機。
我把自己的筆記寫出來,把自己粗鄙的見解寫出來,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延續中醫,去幫助患者,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