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胃腸就開始各種“耍脾氣”,大家可能會出現口臭口干、時而便秘時而腹瀉的情況。對此醫生表示,苦夏過后,人們的脾胃普遍虛弱,因為炎熱酷暑容易使胃陰被耗傷;而暑濕困脾,就會導致脾失健運。因此,秋季的養生重點要放在調理脾胃,清補潤燥上。
指導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脾胃科主任 戈焰
秋季腹瀉?當心輪狀病毒
在秋天不少人會出現腹瀉的現象,戈主任表示,首先需考慮是否感染了輪狀病毒。
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生二胎,老人在家帶孫子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而老人和孩子是輪狀病毒高危人群,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戈主任說,在幫小孩清理完大小便后一定要注意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要注意不能吃太寒涼的食物,適當吃點健脾化濕食物,比如薏苡仁、淮山等。
秋季便秘?干燥作祟
秋季天氣涼爽干燥,喝水一少就容易出現便秘或大便干結。
對此戈主任指出,這除了和秋天干燥有關,也要結合人的體質辨證治療,如果發現便秘次數比較多,建議到脾胃科就醫。
對于秋季干燥導致的便秘,戈主任建議用石斛煮水喝,效果較好。
三款秋季健脾食療粥
1、梨粥
做法:梨2-3個,洗凈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功效:梨味甘酸性涼,有清熱化痰、潤燥生津的作用,大米則益氣健脾,二者一起煮粥,既健脾又滋陰,可作為防秋燥的保健粥品。
2、百合銀耳粥
原料:鮮百合50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
做法:百合洗凈切碎,銀耳泡發后洗凈切碎,和大米同煮粥。
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能夠清心安神、養陰潤肺;銀耳味甘淡性平,可以潤肺滋陰、養胃生津;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粥,具有健脾生津、滋陰潤燥、補肺養心的作用,適合在干燥的秋天食用。
3、南瓜百合粥
原料:鮮百合3個,大米100克,糯米50克,南瓜少許。
做法:南瓜、百合切成小片備用;大米、糯米淘洗后加南瓜和水,放入電飯煲,按“煲粥”模式,煮半小時后加入鮮百合,再煲半小時,百合南瓜粥就可以出鍋。
功效:百合含蛋白質、淀粉、鈣、磷等營養元素,有清脾除濕、止咳潤肺、補中益氣的功效。
戈主任提醒,脾胃虛寒不是小事,需要及時治療。目前,藥物調理結合食療方法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但這些方法并不能達到治標治本的目的,主要還是調理為主。
因此,治療脾胃虛寒須找對方法,加之調理,方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