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育正常的情況下,每個人每只腳上的腳趾頭都是五個,分別是大拇趾、二拇趾、三趾、次小趾、小趾。腳趾頭雖然是只有五個,但它們卻分別受著總共六條不同經絡的調控,這六條經絡就是:一、足太陰脾經:起于隱白終于聚泉穴;二、足太陰腎經:起于涌泉終于俞府;三、足厥陰肝經:起于大敦終于期門穴;四、足太陽膀胱經:起于晴明終于至陰穴;五、足陽明胃經:起于承泣終于歷兌穴;六、足少陽膽經:起于瞳子髎終于竅陰穴。
知道了五個腳趾頭所屬經絡的分布情況后,當它發生疼痛時也就有了相應的處理辦法,那就是順著該腳趾所屬的那條經絡由下往上依次地按摩穴位,直到疼痛狀況得到緩解為止。而不是不辨五趾所屬經絡盲目地去按摩,其效果并不會太明顯。當然了,為了能夠更好的來實際操作,就應該學習掌握一下中醫理論中的經絡學說,最好是再準備一張人體經絡全圖到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實際上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一種權益之計,因為經絡的實質它就是人體神經系統中組織間發生的“反射弧'路徑。也就是說只有“反射孤'路徑成功建立起來后,'經絡'事實上才存在,否則你就探查不到經絡,正是由于這一作用機理能夠客觀成立,所以在操作實踐中最后取得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這全都是因為不同個體之間神經系統中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所致,其中就有男女之別,老少之別,體強與體弱之間的區分。
不知有人細心推敲過經絡的走勢圖沒有,每只腳上都分別有六條互不關聯的經絡通達,乍看起來分布的經絡是不少了,但這樣的布局是不是只有在工業上制造機器人時才會出現?一個腳趾頭受一條經絡的調控,這一模式在血肉之軀中它真的能夠成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機體中的神經組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所產生出的復雜聯系作用,可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