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史先生,邁不開腿,走不動路,尤其有一條腿特別怕冷,還常常腿涼、腿疼。兩只腳的顏色也有差別,一只發白,另一只相對紅潤一些,而檢查結果表明,腳部發白的這一條腿有血管堵塞缺血的情況。其實很多人也存在和史先生相同的問題,而且從平時的走路姿勢就能夠看出來。
1.起身難不難 一般起身困難可能預示著關節出現了問題。如坐下站起來不費力,但快步走或連續上樓梯時,出現抬腿困難、酸麻無力、抬不動、邁不開,休息一下馬上可緩解,就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典型表現。
2.走遠路瘸不瘸 一般人不會感覺勞累的路程,如你卻越走越乏力,甚至是間歇性跛行,必須休息才能緩解,可懷疑有下肢血管堵塞情況。除了觀察走路姿勢,我們還可通過3個檢查方法,來初步判斷自己的血管健康。
看雙腿皮膚 看雙腿皮膚顏色、走路的狀況、腳上的汗毛有沒有變少、趾甲有沒有變厚等。
自測腳背脈搏 摸摸腳,感受腳上的溫度是否不同,尤其是有癥狀的那一側。再摸一摸腳上的脈搏跳動好不好,可以兩側對照摸。足背動脈在腳背,脛后動脈在腳的內側面,手輕輕放在脛后動脈,就能感覺到脈搏跳動。如果腿腳是好的,會摸到強有力的脈搏,而且隨著心臟有規律地跳動。一旦發現怕冷的腳摸不到脈搏,另一只好的腳卻能摸到,很可能是下肢血管出現了問題,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使用血壓計 測量胳膊和腳踝部的血壓,得出兩個讀數。用踝部的血壓,除以上肢的血壓,得出一個得數叫踝肱指數。
踝肱指數正常值>0.9,在1左右,都是正常的;如果下肢和上肢的比值小于0.9,甚至在0.5以下,說明測量這一側下肢血管有堵塞。
今日小結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不單單是一條腿的問題,動脈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如果發現下肢血管有問題,建議查查頸動脈等其他動脈,早發現問題早治療,避免出現心梗腦梗等嚴重事件。你留心觀察過自己的步態嗎?是否有過類似的癥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