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血脂患者問華子,常用的降脂藥有“他汀”和“貝特”兩類藥,作用好像差不多,這兩種藥有沒有區別呢,哪一種更好呢?華子告訴他,“他汀”與“貝特”都是臨床常用的降脂藥。想明白它們之間的區別,就要從血脂的成分開始講。
在“三高”之中,高血脂比高血壓和高血糖更為隱匿。高血壓偶爾會發生頭暈、頭疼的癥狀;糖尿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以及口渴的癥狀,而高血脂什么癥狀都沒有。檢測起來還十分的麻煩。相比于方便的電子血壓計以及指尖血糖儀來說,檢測血脂一定要正兒八經的到醫院抽上一管子血,等上大半天才能測得出來。
血脂之中,主要有4個指標:1、總膽固醇(TC);2、甘油三酯(TG);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其中LDL-C作為衡量動脈粥樣硬化危險程度的指標,越高越危險。而HDL-C被認為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需要保持較高水平才具有保護作用。TG與TC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都有關系,TG的極度升高時還有誘發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我們在控制血脂的時候,需要降低LDL-C、TG、TC,升高HDL-C。當血脂失調幅度不大時,只通過飲食調節與增加運動等生活干預,血脂即可以恢復正常。運動對調節血脂的效果非常好,其實只要“腿”能邁開,“嘴”的問題可以都適當放松一些。但是經過三個月的生活干預仍然不能降低血脂者,就要開始藥物治療了。依據血脂中升高的成分不同,選擇不同的降脂藥物。
1、“貝特”主要降TG:“貝特”類藥物可以顯著降低TG,也能降低TC和LDL-C,并能升高HDL-C。貝特類藥物可以使TG降低50%,LDL-C降低20%,TC降低15%,HDL-C升高20%。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癥或以TG升高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癥。
貝特類藥物除了調節血脂的功能之外,還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抗炎性反應,可以發揮出一定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2、“他汀”主要降LDL-C:“他汀”類藥物可以顯著降低LDL-C,同時也能降低TC和TG,升高HDL-C。強效他汀類可以使LDL-C降低50%以上,TG降低30%,HDL-C升高15%。主要針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為使用廣泛的一類降血脂藥。
他汀類藥物除了降血脂的作用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對抗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由于LDL-C在血管內皮下沉積而形成,LDL-C向內皮下轉移與其濃度相關。他汀類藥物可以顯著降低LDL-C的濃度,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還可以穩定內皮、抗炎抗氧化、使斑塊脂質核心密度加大,使斑塊縮小。阻止斑塊的破潰與脫落,產生預防血栓的作用。
3、“貝特”與“他汀”可以聯用:有些混合型高血脂的患者,TG與LDL-C同時超標,就需要他汀類藥物與貝特類藥物聯用才能有效的控制血脂。在聯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如果同時服用會使不良反應大大增加。在早晨服“貝特”,在夜間服“他汀”則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降低血脂上,“貝特”與“他汀”各有側重,“貝特”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他汀”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在抗動脈粥樣硬化上,“他汀”的效果要強于“貝特”,在實際應用中,也是“他汀”用途更廣一些。使用藥品時,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