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喬薇 中日友好醫院保健二部主任、心內科主任醫師
關鍵詞:吃完犯困 餐后低血壓 頭暈 早餐
俗話說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尤其在飽餐一頓之后,人更容易犯困。但是今天專家告訴我們,吃完飯犯困很可能預示著一種嚴重疾病!
節目現場就來了一位吃完飯就困的先生,他是喬主任的患者,今年不到50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有段時間總是在吃完飯后犯困、頭昏、乏力,老想睡覺。去找喬主任看病,喬主任說這有可能是一種病,讓他在飯前、飯后多次進行了血壓的測量,結果一檢查才發現,他的吃完飯犯困果然是跟這種病有關。
究竟吃完飯犯困,預示著什么嚴重疾病?養生堂特邀中日友好醫院保健二部主任喬薇為您帶來《警惕餐后危險時刻》!
這種吃完飯犯困的情況,預示著您可能出現了餐后低血壓的疾病。餐后低血壓大家聽到的不多,但這疾病后果很嚴重,這是因餐后低血壓如不及時治療,會增加心絞痛、腦缺血、認知損害及死亡發生風險。患者自我感受頭暈、乏力、胸悶,甚至跌倒、暈厥。早餐最容易出現餐后低血壓;最易引起餐后低血壓的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食物的溫度越高越易引起餐后低血壓。少食多餐能避免餐后低血壓。
犯困很多人都有,究竟如何區分普通的犯困和餐后低血壓引起的犯困呢?如您的餐后血壓符合以下述3條中任意1條者,即可診斷餐后低血壓:
(1)餐后2 h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 mmHg
(2)餐前收縮壓≥100mmHg,而餐后收縮壓<90 mmHg
(3)餐后血壓下降未達到上述標準,但臨床上出現頭暈、暈厥等癥狀者亦可診斷為餐后低血壓
如何正確測量自己的餐后血壓?喬主任告訴我們,血壓下降一般在進餐后 15~30 分鐘開始,最快可在進餐后即刻發生,通常30~60分鐘內降至最低點,持續 30~120 分鐘,下降幅度20~40mmHg不等,最大可達90mmHg以上。
所以測餐后血壓,我們選取的時間是從進餐前15分鐘空腹測量一次,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每15分鐘測量一次,持續測到餐后第120分鐘,看看餐后血壓的情況是否符合上述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