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術加什么除濕,不能一概而論。蒼術本身就是中醫臨床常用的化濕藥,它的配伍,根據所療疾病的不同,可應用于各種不用病因的濕,如:配伍黃柏、黃連、半夏等擅長清熱燥濕,配伍厚樸、陳皮等中藥材重在健脾祛濕,而配伍土茯苓、萆薢、威靈仙等則可以泄化濁濕熱瘀毒而應用于祛風濕等。
蒼術這味藥,沿用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便受到歷代醫家重視。作為臨床常用的化濕藥,它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之功效,不僅常被應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滿、泄瀉、水腫等,其辛溫雄壯之氣,亦被廣泛應用于疫病防治,辟除瘴癘之氣,如:焚燒和煙熏蒼術進行空氣消毒辟穢、用蒼術粉外覆之法防疫,或內服以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等,應用高頻且廣泛。
回到蒼術加什么除濕的問題本身,怎么配伍,要看是想疏泄何處的濕?如:
& 脾虛失運型帶下病,可配伍白鮮皮化濕行氣、健脾理氣、清熱燥濕止帶;
& 濕熱蘊結中下焦型淋證 (如尿路感染),可配伍黃柏清熱燥濕、利尿通淋;
& 胃痞病 (如胃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可配伍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調暢氣機;
& 濕瘀互結型類風濕關節炎,可配伍熟地黃、桑枝、薏苡仁等蠲痹通絡、清熱利濕;
& 痰濕壅滯脾胃型糖尿病,可配伍陳皮、茯苓、麥冬等健脾化痰、清熱燥濕,等。
又:《醫道之窗健康》
去虛濕加黃芪…
去風濕加羌活…
去瘀濕加川芎…
去熱濕加黃柏…
去寒濕加干姜…
去水濕加腹皮…
去肝濕加茵陳…
去肺濕加桔梗…
去腎濕加淮山…
去脾濕加白術…
去穢濕加藿香…
神之濕加茯神…
關節之濕桑枝…
治肌膚之濕加桂枝…
治筋膜之濕加桑寄生…
治頭部之濕加藁本…
藁本性溫、味辛,歸膀胱經。由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太陽風寒、循經上犯,表現為頭痛、鼻塞、巔頂疼痛等,可以配伍羌活、蒼術、川芎等祛濕止痛藥一同使用。還可以治療風濕痹痛,可以配伍蒼術、防風等一起使用。煎湯內服用量在3g-9g之間,應注意藁本辛溫香燥,陰虛血虧患者以及肝陽上亢患者和火熱內盛頭痛患者忌用。
藁本的作用是可祛風散寒,除濕止痛。臨床上可以通過該藥治療人體出現的癥狀和疾病,像劇烈的顛頂疼痛,還可以治療風濕、類風濕所引起的關節紅腫熱痛、活動不利,都可以進行調治。
藁本可配合其他藥物對心腦血管疾病進行調整,特別是可保證人體血液循環健康,增強心臟功能,都有很大的益處。
長時間的應用藁本能夠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對于預防腦血栓、心肌梗塞,是有一定意義的。通過藁本的應用,也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可明顯改善情緒波動過大而出現的焦慮、抑郁等相關的精神疾病。
另外,藁本也可以改善肌肉的力量,同時具有止痛的作用。
蒼術本身就是味很好的祛濕藥,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等功效。本品性辛味苦,辛香發散,苦溫燥濕,主入脾胃經,為燥濕健脾之要藥,凡濕邪為病,不論表里上下,皆可配伍應用。
1.加健脾祛濕藥 常見有厚樸、陳皮、白術等。厚樸燥濕化痰、下氣除滿,陳皮燥濕行氣、健脾化痰,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三者均能加強蒼術健脾祛濕的功效。厚樸、陳皮與蒼術配伍,即是著名方劑平胃散,主治濕滯脾胃證。癥見:脘腹脹滿, 嘔惡食少,吐瀉乏力,舌苔白膩而厚,脈緩等。
2.加利水滲濕藥 常見有茯苓、澤瀉、豬苓、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玉米須等。與蒼術配伍,能加強利水滲濕消腫的功效,可用于脾虛濕聚,水濕內停的痰飲或外溢的水腫等癥。
3.加祛濕除痹藥 常見有羌活、獨活、木瓜、桑枝、秦艽、五加皮等祛風濕藥以及具有除痹作用的薏苡仁。與蒼術配伍能祛風除濕、通痹止痛,可用于治療風寒痹證濕邪偏盛者。
4.加清熱燥濕藥 如黃芩、黃連、滑石等,用于治療暑濕或濕溫。癥見:胸脘痞悶、心煩口渴、身熱乏力、舌苔黃膩等;
如黃柏、梔子、龍膽草等,用于濕熱下注證。癥見:筋骨疼痛,或兩足痿軟或足膝紅腫疼痛,或濕熱帶下或濕瘡、濕疹,小便短赤等。其中黃柏與蒼術相配即是二妙丸,再加上牛膝為三妙丸,加上薏苡仁為四妙丸,臨床治療濕熱下注癥相關疾病療效顯著。
說到蒼術,就不可不說白術。在《神農本草經》里面,蒼術和白術是不分的,合稱為“術”,大概從宋朝來始才講蒼術和白術分開。
“術,味苦,溫。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饑。一名山薊。”——《神農本草經》
白術 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蒼術 辛、苦,溫。歸脾、胃、肝經。
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
蒼術與白術均味苦而性溫,都入脾胃二經,所以兩者都能健脾燥濕。
白術又味甘,甘味有補益之功效,所以白術能補氣特別是補脾胃之氣。脾氣主升,脾氣充盈而有升托之力,故可安胎;又脾胃屬土,而肺屬金,土強則金旺,故脾胃氣足則肺氣亦強盛,此為培土生金之法。衛氣為肺所司,所以白術又可固表止汗。
白術功效補氣健脾,固表止汗與黃芪相似,但補氣之力稍弱。而白術能燥濕,所以濕阻中焦,脾胃氣虛而不宜服用黃芪之人,可用白術代替黃芪。
蒼術補氣的功效極弱,但蒼術兼有辛味,辛能行散,所以又能祛風散寒,可以治療風寒感冒。蒼術又入肝經,肝開竅于目,故蒼術有明目功效,可以治療夜盲癥。
白術色白,象西方之白虎,屬金;蒼術象東方之蒼龍,屬木。金性肅降,木性升發,所以白術守而不走,以補氣為主;蒼術走而不守,以行氣燥濕為主。
蒼術主入中焦,氣味辛香濃厚,祛濕散邪之功效極強,有“濕家要劑”之稱。常配伍一些行氣、燥濕、利水的中藥如厚樸、陳皮、茯苓、豬苓、澤瀉等來治療濕阻中焦、脾失健運或脾虛濕聚、水濕內停而致脘腹脹悶、嘔惡食少、吐瀉乏力等癥狀。經典的燥濕和胃方劑平胃散便是以蒼術為主藥組方而成的。
平胃散 功效: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濕滯脾胃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噯氣吞酸,惡心嘔吐,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