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中含有膽固醇,許多人都不敢食用。但是最近又有網上傳雞蛋一天能吃8-10個。蛋到底怎么吃呢?省級中醫醫院肝病科副主任喬飛主任醫師表示,到底怎么吃,其實應該由人體的“將軍官”――肝臟來決定。
Jordan介紹說,雞蛋是目前最便宜的動物蛋白。富含蛋白質、脂肪、維他命以及鐵、鈣、鉀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但是,這些豐富的養分進入人體后,大部分都要經過人體最大的“化工廠”肝臟轉化才能被利用。蛋白質經過肝臟的質變(分解),成為氨基酸,脂肪分解為脂肪酸,淀粉分解為葡萄糖等原料。這種分解產生的原料可相互轉化為能量供應,或根據人體需要再在肝臟內合成蛋白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以滿足人體的需要。所以吃什么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工廠是否能利用和轉化這些原料。許多高膽固醇的病人都不敢吃蛋黃,喬飛表示,認為它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其實這是讓蛋黃“背鍋”的原因。體內膽固醇主要是內源性的,80%的膽固醇是由肝臟利用乙酰輔酶 A直接合成的,而乙酰輔酶 A可由葡萄糖、脂肪酸轉化,這是肝臟在代謝壓力下的一種紊亂,不能簡單地不吃高膽固醇食物就能解決。
雞蛋能吃很多,這也是一個誤解。Jordan告訴記者,人類在早期的進化過程中,常常會因未被捕食而挨餓,自然也會進化出保存能量以渡過饑餓的基因。現代化的生命食品供應充足,攝取了太多的能量,肝細胞會把這些能量轉換成脂肪儲存,但是肝細胞本身并不儲存脂肪,當脂肪產生過多而無法運輸時,就會在肝細胞內堆積,因此,任何食物攝取都應該是“有度”的。
免責聲明:文章中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臺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