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醫生
時間過得真快
一轉眼就到了八月的末尾
一年也過去三分之二了
雖說現在還在秋老虎的余威下
但再過幾天
溫度也要降下來了
陽氣回籠
陰氣旺盛
如果順應四時養生的話
現在這時候
“秋者陰氣始下,萬物收”(《管子》)
所以養生也講究一個字
——收
收情,收津,收氣血
以及收陽氣
這個時間段
正是收斂陽氣
培補元氣的最佳時期
說到培補元氣
估計很多人會想到各種補藥
什么人參啊,黨參啊
西洋參,太子參,黃芪
但藥是不能亂吃的
特別是在你不清楚自身情況
也不清楚中藥具體功效的時候
容易沒病吃出病
所以有些時候
我反而會推薦大家去按揉穴位
比如上周我介紹過的“陰陵泉”
可以健脾祛濕
那我們人體有沒有哪個神奇的穴位
能夠大補元氣呢?
當然
而且這穴位的功效堪比人參
那就是關元穴
關元穴
出自《靈樞·寒熱病》
屬任脈,亦為小腸經募穴
小腸之氣結聚此穴
并經此穴輸轉至皮部
“關元”
這名字的含義其實很形象
”關其元精之門,閉而儲藏之謂也“
說明穴內的氣血物質
與元氣有直接關系
啥是元氣?
按我們中醫的說法
元氣是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
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所以換句話來說
關元穴掌控著元氣
也在掌控著我們生命的根本
關元
位于腹部前正中線上
肚臍中下三寸的位置
其實臍下三寸這個地方
還有個你們都熟悉的別稱
叫“丹田”
唱歌的,吹管樂的,練武功的
練氣功的,練呼吸的,吐納的
哪怕不練上面這些的
都能對丹田滔滔不絕
何為“丹田“,何為”丹田“
其實就是“腹式呼吸”(深呼吸)
腹式呼吸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從生理角度講
腹式呼吸能帶動橫膈膜上下起伏
鍛煉膈橫肌肉
從中醫角度講
深呼吸不僅能鍛煉肺
按摩內臟
還能讓人體與天體進行氣體交換
將自然界的真氣吸入丹田
丹田儲存更多元氣
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而且關元
還是肝經+腎經+脾經+任脈的交會穴
一個穴位能聯通這么多經絡
這意味著啥?
這意味著關元不僅能補元
還能補肝,腎,脾
以及任脈上的各種虛
尤其是用艾灸的方式灸穴位的時候
功效更明顯
《扁鵲心書》就記載過這樣一個
艾灸關元的神奇故事
據說劉武軍中有個叫王超的士兵
曾被高人指點授予長生不老之術
年近九十還精力充沛
身輕如燕
后人問他是否習得異術?
他答:
“無它,唯每年夏秋之交,艾灸關元穴而已。”
好了,言歸正傳
雖然無從考證灸關元能否長生不老
至少說明灸它確實能大補元氣
治療各種疾病
比如腎虛導致的疲乏無力
腰肢酸痛,遺精遺尿
小便不暢,腎炎膀胱炎
可以灸關元+足三里
起到補腎壯陽的雙重功效
比如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痛腹瀉
虛寒冷痛,臍下絞痛,脫肛
痛經,月經不調,子宮脫垂
可以直接按揉關元理通氣血
也可以灸關元+三陰交
暖腹散寒,補中益氣
再比如肝膽失調導致的
頭部隱痛,乳腺增生,
疝氣,帶下異常,中風等
可以灸關元+針刺外關/陽輔穴
疏肝行氣,養正除積
具體怎么灸呢?
1. 手持艾條,放置距離皮膚2~3厘米處,或放在能感覺到溫熱,但不燙的距離,這取決于你的耐受度;
2. 每次灸10~15分鐘,一周2~3次即可(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3. 最好灸至皮膚微紅但不破皮,皮下也溫暖,有氣血流暢感為佳。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
艾灸雖好
畢竟是溫熱為主的療法
陰虛火旺,體質偏熱
舌苔偏紅的人就不太適合了
建議你們直接用手搓
或者按揉穴位
以關元穴為中心按揉小腹
順、逆時針各做100次
然后再重點點按關元6分鐘
按到穴位溫暖為止
對于陽虛怕冷的
雖然適合艾灸
但也不要灸過頭
我建議你們
最好在艾灸的同時
吃點滋潤的東西
比如梨,百合,銀耳,秋梨膏等等
免得燥過頭產生內熱
變得口干舌燥,大便干結
而且秋天本來也是燥的
所以一旦出現上火等不適
就要停下來了
所以說
關元功效雖然多
具體操作還是以自身感受為好
能灸的灸,該揉的揉
最后
就祝大家都能延年益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