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信詐騙越發(fā)的猖狂,但是慣用的打電話、發(fā)短信的套路,早已不再稀奇,阿拉對于電信詐騙已經有了很高的警惕性。

但是最可怕的不是騙子,而是騙子會武術,誰也擋不住。新型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阿拉是防不勝防。

近日上海長寧公安破獲一起真人版電信詐騙案,騙子竟還能屢屢得手。短短半個月,上海已有8個70歲以上的老人被騙,涉案金額達到140萬元。
85歲的陶老太就是受害人之一。

詐騙經過
假扮公安獲取信任
今年8月25日上午,85歲的獨居老人陶老太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北京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陶老太的銀行賬戶涉嫌洗錢案需要配合警方工作。

“ 你好,我是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民警。你的銀行賬戶涉嫌一起洗黑錢案件,需要公證處核查你的賬戶資金,還你清白……”
向孤立無援的獨居老人下手
就算是有一定社會經驗的年輕人剛聽到警察、洗錢、銀行賬戶這些敏感詞時,也會瞬間慌掉,更何況是一個足不出戶的獨居老人。

詳細了解受害者個人信息
對方還詳細報出了陶老太的身份證號、家庭情況和住址等,對陶老太的個人信息了如指掌。(降低老太的警覺性,獲取老太的信任)
對方以保密為由,要求陶老太不能告訴外人,連兒子都不能說。
騙子進一步套出老太用生日作為銀行賬戶密碼的這個重要信息,老太太的錢正一步步走向壞人的腰包。

連續(xù)三天對老太狂轟濫炸
連著三天,對方每天早上8點就給陶老太打電話,介紹案情和解決方式等,往往一通電話就是2、3小時。

“到中午快11點,他會讓我先吃午飯,等到下午2點左右,電話又來了,一直說到晚飯時間。我被他們說的糊里糊涂,沒有辦法去想其他事情。”陶老太回憶。

8月27日上午,對方再次來電稱——

“等會兒會有一名公證員到你家來取你的銀行卡和身份證,核實賬戶的資金往來情況。如果是無辜的,肯定會還你清白。”
下午14時,果然有一名自稱“公證員”的男子來到陶老太家。進門后,他便拿出手機上的一張檢察院的“拘留令”的照片。這讓陶老太驚慌不已,隨即拿出自己的四張銀行卡。

男子離開時稱——

“如果賬戶的資金往來沒問題,我2個小時就會把卡送回來,但這段時間你要保密,在家里等我們工作人員的電話,不然只能把你抓到北京去。”
結果發(fā)現(xiàn)菌也就不多說了,老太太等的這通電話,是永遠也不會打來了。
后來意識到不對勁,老太才給兒子打電話報了警,老太太共被騙走7萬元。

案件處理結果
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日前,冒充“公證員”的俞某已被抓捕歸案,據(jù)陶老太提供的線索路面監(jiān)控和銀行取款記錄,警方獲取了“公證員”的清晰體貌特征和身份信息。
經過一周的排摸走訪和守候伏擊,9月8日上午民警,在浦東區(qū)一民房內抓獲犯罪嫌疑人俞某。

騙子自稱也是受害者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案發(fā)前不久,俞某接到也接到詐騙電話,但由于本身經濟拮據(jù),騙子并未從他身上獲利。
反而,詐騙團伙竟開始拉他入伙,許諾每天給1000元勞務費,讓他假扮公務人員上門收取受害人的銀行卡和身份證,提取存款外再轉賬給上級。

騙子留下的作案證據(jù)
陶老太是俞某作案的第一個受害者,起初因緊張,還忘記收取陶老太的身份證。
有了銀行卡、密碼和開戶人身份證,俞某就可以到銀行柜面代提取存款,但作為代提款人,俞某也需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就此留下了確鑿的作案證據(jù)。

取出陶老太的7萬元后,俞某立馬將錢又通過柜面存款的方式,存進以他名字開戶、和上級共用的銀行賬戶內,上級又通過網銀等方式,將錢款再轉移。
騙子為何頻頻得逞?
電信詐騙一次又一次得逞,而且涉案金額數(shù)目不少,受害人數(shù)量也很多,因為騙子主要抓住了受害人以下幾個弱點:
1、受害者:獨居老人
獨居老人往往是受騙的主要人群,因為他們具備了騙子下手的所有條件——
?身邊沒有家人陪伴,缺少關心;
?生活節(jié)約,有存款;
?年齡大,少上網,防范意識差;
?膽子小、怕事情鬧大;
?關于錢的問題會很緊張;
?無反抗能力。
2、直接上門,減少猜疑
在這一系列的真人版電信詐騙案中,錢款不需轉入“安全賬戶”,而是派出“公證員”直接上門,大大增加了被害人的心理恐懼感。

3、背后黑手遠在國外
其實案件中俞某扮演的扮演的角色,只是詐騙鏈條末端的跑腿馬仔。真正的“老板”身在海外,給偵破抓捕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4、騙子背后有“專業(yè)的團隊”
假冒北京公安的電話是從境外打過來的,最后錢款也流向了境外。對方是有組織有團隊的詐騙,具體詐騙方法有“專業(yè)人士”指導,大大增加成功率。

年輕人成為新目標
如今騙子無處不在,無論我們多么小心,都會將我們打個猝不及防。不過你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遭遇電信詐騙嗎?
需要警惕的是,如今,電信詐騙已經將魔爪伸向除中老年以外的80后,90后,甚至是00后啦~

新型詐騙方式層出不窮
信息冒充銀行發(fā)信息、網絡購物詐騙,這些圍繞智能手機和社交軟件的新型電信詐騙方式,正在向更廣闊的人群襲來。
近日上海市軌道公交公安專案組破獲一詐騙團伙,抓獲團伙成員10人。

案件經過
2017年8月15日,乘客雷小姐向“軌交幺幺零”官方微博舉報稱:被一名男子以“借路費”的名義,通過現(xiàn)金、ATM取現(xiàn)、微信轉賬等方式分3次騙走人民幣3500元。
接到報警,專案組發(fā)現(xiàn)近期軌道區(qū)域內發(fā)生了多起類似該案的以討路費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件。

破案關鍵:微信轉賬記錄
結合被害人雷小姐提供的犯罪嫌疑人(微信號“戴劍”)微信聊天、轉賬記錄和年齡、口音等線索,最后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8月23日晚8:30左右,專案組通過縝密部署在該賓館先后將戴某等10名嫌疑人抓獲,一舉搗毀了該詐騙團伙。

詐騙對象:年輕女子
騙子作案時常常偽裝成大學生、公司白領等有一定文化素質的人,作案對象往往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子,或是心思單純的學生。試問誰能抵擋的了帥哥的求助呢?

作案地點:繁華的一、二線城市
這些人的作案特征不同于專挑獨居的老年人下手的詐騙,他們反而明目張膽的在一線城市、新增地鐵的二三線城市流動作案。
地點是在上海市軌道交通各地鐵站內。

作案手段:借路費
他們謊稱錢包丟失,向過往乘客討要路費,并承諾會及時歸還,勸服被害人通過微信、支付寶“發(fā)紅包”“掃碼轉賬”等形式轉賬得手后,就將被害人拉黑。

所以,旁友們以后一定要注意,在路上不要隨意相信陌生人,特別是涉及到手機轉賬、借錢、掃碼等金錢和個人信息等問題,一定要萬分小心。


利用運營商業(yè)務詐騙
可電信詐騙的方式實在太多,曾經一深圳男子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被盜刷5萬多,手機被鎖定,京東賬戶遭陌生人盜刷。
隨后何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機曾經被一個陌生號碼接管。

運營商的副號業(yè)務
來自某運營商的短信顯示,這是一項辦理添加副號的業(yè)務,何先生的手機號碼被犯罪分子添加為副號。
當副號手機關機,所有短信都會被主號接收,犯罪分子趁此期間接收何先生的短信驗證碼,在其京東賬戶用白條消費和申請貸款,一夜間洗劫了5萬多元。

據(jù)介紹,由運營商提供的一卡多號業(yè)務,在不換手機、不換 SIM 卡的基礎上,用戶可以增加最多3個真實手機作為副號。主號只要編輯短信 "KT 手機號碼 " 發(fā)送給運營商,該手機號碼會收到一條來自運營商的確認短信,回復 Y 就會成為副號。當副號關機時,電話和短信都會被主號接管。
最可怕的就是騙子比我們還要聰明,他們對運營商的業(yè)務了如指掌,普通人用不到的功能卻被不法分子利用,這才給了犯罪者可乘之機。

根據(jù)調查,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號號碼曾被多名用戶舉報,該手機號向不同號碼發(fā)起綁定副號的短信,以 " 廣撒網 " 的方式釣魚。
如果有人不慎回復 Y,就會上鉤成為副號,而何先生,就是在騙子的誘導下回復了“Y”,五萬塊打了水漂。

驗證碼電信詐騙
“因為一條短信,一夜之間,我的支付寶、所有的銀行卡信息都被攻破,所有銀行卡的資金全部被轉移,那是一種一無所有的絕望。”

一篇萬余字的長文配發(fā)一系列截圖證據(jù),描述了當事人遭遇的全過程。
這個人就是受害人小許,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大學畢業(yè)生。漂在北京辛苦掙來的所有積蓄一夜之間說沒就沒了,至今令他心有余悸。
根據(jù)視頻中小許的遭遇,我們能夠看到,騙子就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受害人進行攻擊的。
利用“10086”獲取受害人信任
小許連續(xù)收到的幾條短信,全部來自中國移動官方號碼,因為是官方號碼,小許并沒有在意,而只是疑惑短信中說的“驗證碼”,此時小許已經陷入騙子的騙局。

利用“欠費、透支”的恐懼進行誘導
當小許正在琢磨驗證碼是什么時,他又收到了一條來自中國移動客服10086的短信,內有驗證碼數(shù)字。
按照常規(guī)思維,小許將“取消+驗證碼”發(fā)過去。可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機徹底無服務了。此時,小許的手機已經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騙子得手了!

之后,所有可怕的事情都發(fā)生了,支付寶里的錢、銀行卡里的錢全部被轉走,一夜之間,小許一無所有。


面對上面五花八門的電信詐騙手段,旁友們千萬要吸取教訓,騙子雖然機智,但是最后讓騙子得逞的,還是我們自己掉以輕心。
對于電信詐騙,你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謹防電信詐騙常識
1、驗證碼不要給任何人看,任何和你索要二維碼的人都是騙子;
2、來路不明的電話不要接;
3、不是自己操作的短信內容千萬不要回復;
4、不要隨便點擊短信內、網頁內的鏈接;
5、不要輕易掃大街上的二維碼;
6、有人“借路費”要保持警惕,發(fā)現(xiàn)菌建議你回復他:有事兒找警察!
7、遇到被騙的情況,切忌“就算了吧”,不要因為被騙數(shù)目少、或者不好意思就忍氣吞聲;
8、有問題別慌,遇事找警察、遇事找警察、遇事找警察(沒事兒的就別鬧了)
總之,在你做任何決定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網絡安全知識普及
9月16日至24日是2017年的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主題活動將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舉行。
網絡安全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遇事提高警惕,絕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