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看似簡單,在日常對車輛的保養中,包括很多老司機在內都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或者“經驗”對汽車進行保養和小的改動,然而這些看似正確的保養方式,卻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不僅會使車輛受損,嚴重的甚至還會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作為購物消費指導專家的二哥總結了一些車輛日常保養中出現的誤區,希望能給各位新司機和老司機提個醒。
誤區一:汽油標號越高越好
很多車主會認為加更高標號的汽油會使車輛性能提高,動力更強勁,其實不然。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標號汽油,不但不會提高車輛性能,還會因為汽油標號過高,跟發動機壓縮比不匹配,造成燃燒不充分,產生積碳,反而影響了車輛的性能。這樣一來,不僅額外增加了汽油開支,還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可謂得不償失。在選油品時應只選對的,不選高的。按照汽車說明書上的要求或是油箱蓋上的指示選擇合適的汽油標號對汽車保養很重要。
誤區二:機油加的越多越好
很多新手司機擔心機油量不夠會損傷車輛,以至于自行添加過多的機油,然而卻沒有想到機油過多也會對車輛造成損傷。汽車機油的添加并不是越多越好,正常的標準是靜態(發動機停止5分鐘以后)機油液面在機油標注尺的上線,動態時機油液面應不低于機油標注尺的下線。如果機油添加過多,會造成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桿大端產生劇烈的攪動,不僅增加了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還會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排機油現象。建議新手司機添加機油時,一定要以發動機機油尺上的刻度為準,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誤區三:輪胎胎壓越高越好
去4S店保養時一般都會提供免費打氣服務,有些車主就喜歡讓工作人員把輪胎氣壓充得較高,認為這樣既可超載又可節油。這是不正確的。胎壓過高,會使輪胎接地面減小,磨損加重,而且還容易爆胎。同時,因胎壓過高,會使輪胎的附著系數減小,降低剎車時的制動效果,增大測滑量,對行車安全造成較大的危害。同樣,胎壓過低也不好,會造成磨胎肩、折胎、油耗增加等情況。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按輪胎上標明的標準氣壓充氣,充氣量一般在標準氣壓的±5%較為適宜。
誤區四:打蠟次數過于頻繁
很多車主喜歡經常給車打蠟,認為這樣會不怕酸雨和大雪,同時也能讓車漆光彩奪目,殊不知頻繁打蠟會給車帶來很大傷害。一定程度上,打蠟確實有益于汽車的維護和保養,但是頻繁打蠟會給車漆帶來傷害,因為有的車蠟中含有堿性物質,長時間使用會使車身變烏。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南方的雨水較多,且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所以打蠟可相對多一些,而北方的車就沒有必要頻繁打蠟,如果車主通常將車停放在車庫,每四個月打一次蠟就行了,如果經常停在露天停車場,每兩個月打一次蠟就可以了,打蠟時最好選擇去污能力適中并且不含研磨劑成分的車蠟。
誤區五:“三濾”一起更換
很多車主一旦感覺汽車怠速有問題,就立即前往4S店更換三濾,認為只要三濾干凈,汽車跑起來就沒有問題。而有些4S店的維修人員,為了多掙工時費,也樂意接受車主這種請求,將三濾同時更換。其實汽車三濾完全不需要一起更換,因為從專業角度講,汽濾一般在3萬公里時更換,機濾在5000公里時更換,空濾則可以在1萬公里時更換,如果同時更換就是浪費。車主在更換三濾時,除了以里程數作為參考外,也要考慮地區特有的天氣情況。如果是長時間停放不開的車,大可不必全部更換三濾,只需更換機油和機濾就可以。
汽車保養一定要做得認真仔細才好,切勿根據主觀意識或所謂的“經驗”對車輛進行錯誤保養。我們要對車輛進行科學的保養,這樣才能讓車輛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二哥網是顧問型購物消費指導網站,您身邊的購物消費指導專家!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的購物消費知識,幫助消費者解決購物消費中的各種困擾,讓購物消費更專業、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