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除濕祛熱,健脾燥濕,健脾益氣功效的健脾祛濕中藥茶方。
背景技術:
濕邪,可說是現(xiàn)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之一,10個人里有八九個人有濕邪潛伏,這是因為現(xiàn)代人運動量越來越小,體內陰盛陽虛從而濕邪內郁,加之人們飲食上偏愛辛辣、味重,還有甜的口味,這些肥甘厚膩食物過多攝取,影響人的脾胃運化功能,當脾胃沒有辦法把所有東西都轉化為人體能夠利用的營養(yǎng)成分的時候,那些沒有被轉化的東西,就變成中醫(yī)認為的濕邪,留在體內,導致渾身發(fā)沉無力、頭發(fā)油,臉上油以及腹部凸出、水腫肥胖、免疫力下降等癥狀的發(fā)生。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有關,所以平時要注意去濕氣邪毒,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飲食和加強運動外,還可通過飲用中藥茶進行調理,由于中藥茶溫和調理,副作用小,效果顯著,得到大眾的認可,現(xiàn)有祛濕健脾中藥茶價格高,大多單方獨味,療效不全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藥源廣泛,價格低廉
具有除濕祛熱,健脾燥濕,健脾益氣功效的健脾祛濕中藥茶方。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健脾祛濕中藥茶方:采用的配方及其重量配比是:茯苓15克,淮山藥15克,薏苡仁15克,炒麥芽10克,白術15克,陳皮10克,當歸10克,葛根15克,黃芪15克,滑石18克,廣木香10克,雞內金10克、甘草6克。
本發(fā)明配方中各中藥的功效是: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淮山藥: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
薏苡仁:養(yǎng)顏排毒、健脾止瀉、滋補、抗癌、降壓、解熱、利尿之功效。
炒麥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陳皮:健脾、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葛根: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渴。
黃芪:補氣升陽,固氣益表。
滑石:利水滲濕,清暑解。
廣木香:溫中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導滯。
雞內金:消食化積,健運脾胃。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藥源廣泛,價格低廉、以調理滋補為主,具有除濕祛熱,健脾燥濕,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于濕熱體質的人群,大便稀溏、腹?jié)q,噯腐吞酸,排便不暢,不易擦凈,大便粘馬桶,不易沖走,膚色暗黃,面色晦暗,懶言乏力,神倦乏力,舌淡、苔白或膩,有齒痕、濕氣重脾胃虛人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一種健脾祛濕中藥茶方:采用的配方及其重量配比是:茯苓15克,淮山藥15克,薏苡仁15克,炒麥芽10克,白術15克,陳皮10克,當歸10克,葛根15克,黃芪15克,滑石18克,廣木香10克,雞內金10克、甘草6克。
服用方法:水煎三次混合一起,全天當茶喝。或把中藥置保溫瓶中,以沸水沖泡,蓋悶約30分鐘左右,代茶頻飲。
本發(fā)明以調理滋補為主,具有除濕祛熱,健脾燥濕,健脾益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