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尤為關鍵。以下就中醫調護方面給大家提供些參考:
一、重視培本:
正所謂秋冬養陰,春夏養陽。在秋冬養陰時,毛孔閉合,衛氣閉塞,積聚能量的同時,也積聚了毒素。所以,在食療的預防上需要將體內的毒素宣發出去。同時,新型冠狀病毒病屬“疫癘”,顧護人體正氣,防止病毒侵入,也是食療預防的關鍵。那么,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盡量少食辛辣及大葷油膩食物,宜多食清爽且營養豐富的蔬菜,如白蘿卜、冬瓜、玉米、山楂、黑木耳、薏苡仁、紅豆、香菇、銀杏、豆芽等。下面,我們推薦幾種食療方案,以供大家參考,大家可結合自身身體情況進行選擇:
1.解毒清肺粥:綠豆、百合、蓮子、山楂。蓮子、百合、綠豆分別洗凈浸泡,瀝干水把蓮子、綠豆、百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沸之后改為小火煲40分鐘;加入山楂片,再次煮沸,食粥。
2.排骨蘿卜煲:山藥、白蘿卜、豬排骨(可用雞塊代替)、紅棗。白蘿卜榨汁備用。將姜洗凈用刀拍碎,與排骨、山藥、紅棗一起放入砂鍋內煲至排骨軟爛。加入白蘿卜,適量鹽調味,撒上蔥花。
3.魚腥草燒鯽魚:鯽魚1條,魚腥草10g,陳皮6g,胡椒,蔥,姜,蒜適量。鯽魚洗凈后,呼叫壓碎,同陳皮、蔥姜蒜鹽拌勻與鯽魚一起腌制20分鐘;鍋內放油,待油7成熱時,鯽魚下油中煎至兩面金黃;鍋內留油少許,煸炒蔥姜出香,放入魚腥草,注入清湯,調味后將鯽魚放入,湯沸后即可起鍋。
4.紅白豬脊煲:紅蘿卜100g,白菜幫150g,川貝4g(可用白果10顆代替),豬脊骨100 g,姜3片。將紅蘿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白菜取菜幫切成條狀;豬脊骨洗凈焯水去腥備用。將焯水后的豬脊骨、川貝、姜一同放入鍋中加水至沒過食材,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煮30分鐘,加入切好的紅蘿卜繼續燉煮20分鐘,最后加入白菜幫燉至菜幫軟爛即可,加少許鹽調味,飲湯吃食材。
5.雪梨百合銀耳羹:雪梨100g,干百合5g,干銀耳10g,枸杞適量。雪梨去皮切成小塊;百合、銀耳洗凈將用冷水泡上半個小時,再洗凈摘成小朵,將處理好的銀耳、百合放入電飯煲中,加入適量的水按下煮粥的功能鍵,待到銀耳湯煮沸后再加入雪梨,繼續煮至湯汁濃稠后加入適量枸杞子,裝入碗中食用即可。
6.平補瘦肉煲:茶樹菇25g,紅蘿卜100g,馬蹄25g,豬瘦肉100g,姜3片。將茶樹菇洗凈用清水浸泡10分鐘;紅蘿卜洗凈去皮切塊;馬蹄洗凈去皮備用。豬瘦肉切成厚片,加醬油、料酒、糖腌制5分鐘。起鍋燒油,放入蔥姜炒香,次入豬瘦肉片進行翻炒,將茶樹菇、胡蘿卜、馬蹄放入鍋中,加熱水1小碗,燉煮入味,至肉菜軟爛后加鹽調味即可。
7.芳香祛濕飲:一根白蘿卜、半個橘子皮、三片生姜、兩段蔥白、一綹香菜,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8.新冠預防茶飲:蘇葉6g、藿香葉6g、陳皮9g、煨草果6g、生姜3片,煎湯代茶飲。
二、重視辟邪
不可隨意吐痰,避免人群聚集,注意消毒衛生,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預防呢?以下我們給大家推薦了幾種居家預防的措施:
1.消毒漱口水:大蒜、洋蔥、蔥白、生姜等量攪汁,濾除殘渣取清汁,加與清汁2倍量清水,含漱口腔。
2.熏鼻:用蓮花清瘟膠囊5粒,把膠囊皮去掉,只用藥粉,用開水沖開,乘熱熏鼻,每日3~5次,連續3~7天。
3.避瘟香囊:蒼術、草果、藿香、佩蘭、菖蒲、白芷、肉桂、吳茱萸、丁香各3g,冰片1g。打粉做成香囊,隨身佩戴。
三、重視防變
中醫講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意思是在疾病發生以后,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當屬“寒濕(瘟)疫”,是感受寒濕疫毒而發病。往常的1月份往往是比較寒冷的時候,然而今年反倒不冷,該下雪的時候沒有降雪,這種“非其時而有其氣”,就更容易出現瘟疫。這個時候無論是感染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是普通的風寒感冒都一定要在早期盡快干預,以免病情加重。以下為大家推薦幾種早期外感的居家干預方法:
1.初感輕癥,癥見鼻塞、流涕、畏寒、咳嗽伴或不伴低熱,舌淡苔薄白或兼有齒痕,脈浮緊:
輕感速愈粥:糯米適量(脾胃不佳可改小米),生姜5、6片,水一碗,入鍋中煮滾后,再加水一碗,復滾后,入蔥白頭5、6個(帶須),煮至米熟,后加兩小勺醋攪勻,趁熱吃粥,或只服粥湯。
2.外感輕癥初起,微發熱,若舌象(舌淡紅、苔薄黃)與下類似
(1)三豆湯:赤小豆、綠豆、白扁豆(可用薏米代替)各30克,洗凈加水500毫升,煮熟,吃豆喝湯。
(2)三白水鴨湯:蓮藕、白蘿卜、冬瓜與鴨肉,大棗10枚,姜3片。鴨肉焯水去血腥浮沫,一起將蓮藕、白蘿卜、姜片鴨肉放入鍋中,加水至沒過食材,大火開后轉小火燜煮一小時,后放冬瓜、紅棗煲至軟爛,加少許鹽調味,飲湯吃食材。
3.外感輕癥初起,厭食、惡寒、伴或不伴惡心、嘔吐、腹瀉,若舌象(舌淡、苔白厚)與下類似
(1)生姜大棗茶:大棗10枚,生姜5片,紅茶適量。大棗、生姜、紅茶用沸水煮5分鐘,溫飲食棗。
(2)中成藥:如家中備有藿香正氣水/軟膠囊可同服(按說明書劑量減半)。
(3)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胃脘、足三里(家中無艾條可用熱水袋)。
注:中醫調護及食療方案不可代替藥品
撰稿人: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營養科 李玥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