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說:這個層次的問題,很難靠這個層次的思考來解決。
如,你很窮,然后緊衣縮食,結果卻依然入不敷出;你很胖,然后拼命節食,結果卻依然大腹便便;你很忙,然后天天加班,結果工作成效依然不高。
那么,怎么跳出這個怪圈?
在更高的層次里找解決辦法,即升維解決。
如,你很窮,其實是一種“心態上的窮”——要求自己少買衣服少花銷,能走路絕不坐車,繼而讓自己的生活被太多瑣碎的事情所填滿,內心被各種雞毛蒜皮的算計所占據,最后以致于自己越來越窮……
升維解決——擺脫“窮人心態 ” ,懂得長遠地為生活打算。
今天我們來聊聊升維思維模型—即一個讓我突破眼前的思考限制,讓思維進入更高一個層次的思維模型。
一、升維思維
所謂升維思維,指的是跳出眼前問題的限制和常規解法,變化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之道的思維方式。
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層次的問題,在這個層次里面找解決辦法很難。
如,解決路面上交通擁堵問題,升維解決,跳出平面,看到上下——向上,立高架;向下,挖地鐵。
再比如,商業中的錯位競爭,在同一個領域里,利用不在同一競爭層面、高于同行業競爭者的技術和模式創新對其進行不對稱打擊,從而更快地占領市場。
因此,升維思考,有助于我們看得更清楚,繼而找到最關鍵的問題。
二、升維思維模型
所謂升維思維模型,就是將升維思維應用到解決問題上。
生活、工作中在遇到重要問題、重大決策時,運用升維思維進行分析,即把思維視角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問題,繼而找到最關鍵的問題,最后原來的問題也就隨之迎刃而解。
一、情緒——需要未滿足
生活中,我們經常被情緒左右。
傳統教育給我們灌輸的認知是——有情緒是不好的。
所以,當情緒來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去壓制或者忽視情緒,且自我認為這樣處理就可以把情緒治愈了。
然而過一陣子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情緒又起來了!……如此反復……
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說:每一份情緒背后都有一份未被滿足的需要。
所以,當情緒來的時候,我們需要升維思考——這份情緒原于哪種需要未被滿足?找到需要,滿足它,繼而徹底地解決問題。
如:孩子最近一次模擬考試考的不理想,媽媽看到試卷上成績那一刻,很難過!
這時,作為媽媽的你需要這樣做:
第一步,停下來,深呼吸,什么都別做(控制情緒,別馬上責備孩子)。
第二步,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是孩子考的成績不好,讓你在別的家長面前丟臉了生氣,還是孩子未達到你的預期成績生氣?
第三步,體會你的需要!——我希望孩子能學會學習且把成績提高上去。
第四步,表達感受,說出需要!——這個成績,媽媽看到后有點擔心,不知道你是因為粗心沒有考好,還是老師講的知識未掌握全,媽媽希望你能學會學習且掌握一些知識,因為知識是一種力量,能幫助你從容的面對困難。
這樣的表達,我想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擔心,同時亦體會到你滿滿的愛,繼而會主動跟你溝通他的學習困難,慢慢地學習的問題就解決了。
二、行動——邏輯層次
生活中,我們經常被人稱作:“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如,我們經常聽女孩子說要減肥,說我要保持健美身材。
然事實呢?這些話聽聽就好,別當真,因為很少人能做到!
為什么呢?因為動力不夠!
依據格雷戈里·貝特森提出,后經羅伯特·迪爾茨整理的“邏輯層次”理論,表明:
真正能決定我們行為的,并不是“行為”本身,而是那些比行為更高一層的東西,如能力、價值、身份、精神。
如,前面說的女孩子減肥的想法,她們只是迫于環境壓力(女孩子胖不好看,瘦一點好看!),嘴上說說而已。
升維思考——能力層面,減肥真的挺難點,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還得增加運動量;價值層面,胖真的不好嗎?好像胖一點也蠻好的;身份層面,目前自己還不是很胖,不是胖子。
綜上,因為高層次不認為減肥非必須,所以減肥行動遲遲不落實,也就說說而已。
相反,如果我們想改變低層次的行動,則需要在高層次上做一些改變,依據邏輯層次理論——高層次的改變總會不可避免的驅動著低層次的變化。
怎么擁有升維思維呢?
以下2點建議可能對我們有幫助:
一、跳到更高一個層次去思考
依據“邏輯層次”理論,在我們遇到關于自我“身份”的問題時,可以跳到比身份更高一層的愿景層去看看;當我們站在更高一層去看問題的時候,我們常常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從而輕易就解決掉“身份”層面上的那個問題。
當我遇到“能力”問題的時候,也可以試著跳到比能力更高一層的“價值觀”層去看看,從而讓能力層級的問題迎刃而解。
如,如果我們質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女兒,這是一個“身份”層面的問題,那我們就可以試著站到更高一層的“愿景”層去看看,在我們的愿景中,好女兒是怎么一種形象,然后,我就能輕易回答存在于“身份”層面的這個問題了。
二、跳到更高一個維度去思考
眼前的問題是一個關于“點”的問題,通過升維思考可以將其升高一個維度,即跳到“線”這個一維維度,從線的維度去思考解決辦法。
如,生活中換工作,考慮的大多都是“點”的問題,即這個工作薪資如何,離家近不近。但如果應用升維思維,就應該在“線”這個一維,甚至在“面”這個二維上,“體”這個三維上進行思考,而這些就意味著還得思考企業、行業和趨勢。
再比如,喬布斯曾說:有些人說,消費者想要什么就給他們什么。
然事實上,做產品不應該抱著這樣的想法,因為很多的時候我們的客戶根本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
所以,作為產品的生產者、提供者,我們需要升維思考,提前一步搞清楚他們到底想要什么!
如汽車的發明,一維上思考——客戶想要一匹更快的馬!
升維思考——客戶想更快地從A地到達B地。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考,亨利·福特發明了汽車。
人生就是一場長途跋涉的旅程,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片濃霧,不知所向。
這時候,如果我們試著爬上一處高地,對照著手里的那張信念地圖,往往就能辨別出旅程的方向,然后繼續鼓起勇氣,耐心地走下去。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周而復始地遇到同樣的問題,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用升維思考模型來分析,從而完成人生中的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