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也忍不住羨慕的說:
“怎么都是爸爸在照顧,我們家從來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一語道破萬千家庭的帶娃現狀是,多數都是女人在整日操勞。
01
中國女性的就業率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男性做家務的時間排名世界倒數第四。
女性平均做家務時間為2小時6分鐘,男性為45分鐘,女性比男性多81分鐘。
“家務瑣事”,已經成為中國夫妻離婚的第一大原因。
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
“從人類演化角度看,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快樂,孩子才有可能快樂。
所以,在現代家庭里,爸爸已經不再是那個只需要賺錢養家,就可以在沙發上躺著看電視的人。
爸爸這個角色,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02
爸爸的家務量,決定女兒的職業選擇
很多爸爸都不喜歡做家務,并找出種種借口來逃避,比如工作忙啊,要應酬啊,要賺錢養家,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但是,你知道嗎?你的每一次逃避,都一點一滴地影響著女兒的未來。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觀察了326名7~10歲的孩子,研究他們家庭的家務活分布對孩子們職業選擇的影響。
結果發現,如果爸爸從不做家務,女兒就會產生男女不平等的觀念,繼而在選擇職業時,只敢選擇護士、教師、家庭主婦等女性傳統職業,不敢挑戰管理、金融、建筑等領域。
單來說,爸爸做家務活越多,女兒的職業選擇就越大膽越多樣,自我發展的期待也更高。
就像這項實驗的發起人Alyssa Croft博士說的:“父親就好像是女兒職業發展的守門員,你參與家務的程度有多大,女兒職業選擇的范圍就有多大。”
03
爸爸的家務量影響女兒的婚姻
家務體現出了家庭的各個成員相互之間瑣碎,細微然而無處不在的相互付出,也是共同生活的重要體驗。
一個家庭里,如果爸爸從不做家務,媽媽就會在家庭里承擔更多的重擔。
女兒看在眼里,深感男女不平等,繼而產生兩種極端化的婚戀思維模式:
一是認為女人婚后就應該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全心全意做家務,為男人生兒育女,重復媽媽的宿命。
二是對婚姻產生厭惡感,不信任男人,對做家務也有本能的排斥,認為婚姻會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
印度曾有一個2分鐘的短片《家務事》讓人觸動很深:
影片中,一位老父親去探望已經結婚生子的小女兒,看到女兒一進家門就十分忙碌。
她一到家就開始操心起孩子的作業。
一邊打電話處理工作,一邊給丈夫端茶遞水。
收拾好剛買的菜,又去整理散亂在地上的玩具,然后還要幫丈夫和孩子洗衣服。
而女婿卻安穩地坐在沙發上喝茶上網,享受著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
父親看著女兒忙碌的身影,表情凝重,隨后意識到自己錯了,身為父親,卻給女兒做出了錯誤的示范。
臨走前,他給女兒留下了一封信:
我的小女兒,你現在完全長大了,你以前在家里玩耍,而現在,你已經可以管理起自己的屋子了,我很驕傲,也很抱歉。
抱歉的是,讓你必須獨自做這些,我從沒告訴過你,這些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也是你丈夫的責任。
我很抱歉,因為我也從來沒幫助過你的媽媽,讓你看在眼里,也學習了。
你的丈夫肯定也是向他的父親學習的,我替他的父親說聲抱歉,替每個做了錯誤示范的父親說抱歉。
但還不遲,我意識到要努力,也該幫你的媽媽也做一些家務了,我雖然不會成為一名大廚,但至少可以幫忙洗衣服,這么多年來我錯了,是時候做一些對的事情了。
——愛你的爸爸
我想爸爸們都不希望自己千嬌萬寵帶大的女兒,嫁到別人家做保姆、廚師,還要照顧孩子,一人身兼數職,從此勞累不堪。
04
爸爸在家做家務,也有助于男孩提升責任感。
原生家庭能培養孩子基本的家庭責任感。一位爸爸曾經說過他的一次遭遇。
有一次,他跟妻子計劃陪同女兒到一個新開的玩具游樂城玩耍,臨時決定帶上他們8個月大的兒子。當時他和女兒在門外已經等了大半個小時。
他有些煩躁,進屋催促妻子,發現妻子還在沒完沒了地收拾收拾,他便更加生氣,隨即狠狠地把手上的東西摔到地上。
隨著“哐當”的一聲響,他的腦海突然浮現自己小時候的一幕:當時他媽媽也在為出門做各種準備,但是他爸爸顯得很不耐煩,不僅摔掉了手上的東西,還踢掉了他心愛的小木偶玩具……
這位爸爸瞬間意識到了什么,走回屋子,幫妻子一起收拾起來……
后來,他常常提醒自己要多幫妻子做家務、照顧孩子,他發現自己似乎沒那么容易發怒了,也慢慢地懂得了理解妻子。
孩子們看在眼里,學在心里呢!
爸爸做家務會給兒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為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爸爸,也需要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
這樣兒子婚后也會效仿爸爸的行事作風,因為他知道,幸福的家庭需要夫妻二人共同的經營,男人做家務也是分內的事,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需要為家庭付出。
愛做家務的爸爸,展現了一個男人最大的溫柔,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里,又怎會不幸福。
05
一個愛做家務的爸爸,能夠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美國的調查人員曾對3000個家庭進行了走訪,研究顯示,那些爸爸參與家務勞動的家庭中的孩子,其適應能力和協作能力,都比爸爸在家里只當個甩手掌柜的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強。
爸爸積極主動承擔一部分家務勞動,有助于孩子形成性別平等意識,那么他們長大以后,為人處世都會抱有公正的態度。
他們通過觀察父母在家庭中的勞務分配,來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特別是男人和女人的做事風格區別。
愛做家務的爸爸,會增強孩子與他人協作的能力,這樣家庭里出來的孩子在學校里更善于與人交往、勇于承擔責任,并且性格更加的平和。
06
著名演員黃磊曾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說過:
“爸爸越愛做家務,孩子就會越棒!”
其實做家務是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也不應該存在刻意的“幫誰做家務”。
當爸爸們意識到這一點,孩子才會在充滿幸福感的家庭中長大,才會有陽光般的未來。
身為一個父親最具有成就感的事情莫過于,女兒未來會嫁給像父親一樣的男人,兒子以后也會以父親為榜樣,成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
試想,當妻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看著亂糟糟的客廳,水槽里沒洗完的碗筷,哭鬧的孩子,還有廚房晚餐食材.....
嘆了口氣,剛準備放下包包干活,丈夫卻在旁邊挽起袖子,喊了句:“我也來!”
這樣的男人帥不帥?
留言回復“帥還是不帥”告訴我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