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米米mimi-童
鐵線蓮資深愛好者
地標:江浙滬
(歡迎大神們留言投稿,分享種花心得,花園美圖)
常綠鐵線蓮在鐵線蓮的分組里包括“大洋組”、“木通組”和“卷須組”,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常綠大洋組(Forsteri Group)。常綠大洋組的典型特征是早春開花、四季常綠,常見品種有“銀幣”(喬)、“春早知”、“小精靈”、“皮特里”、“月亮豆”、“閃鈴”、“翡翠之夢”、“喝彩”等。
蘋果花
值得一提的是木通組(Armandii Group)的“蘋果花”也是常見的常綠品種之一,事實上,大洋組和木通組除了在株型上有明顯差別外,它們的管理有很多共同點,列為一談也無傷大雅。常綠大洋組長勢最強大的“春早知”大約高度3米,大部分常綠品種成株只有1.5米左右;而木通組成株常見高度5-7米。
主要特征:常綠大洋組的根系均為毛細根,根系較大花品種有明顯差別。
常綠組根系
大花鐵線蓮根系
花期早春老枝條開花,在所有鐵線蓮品種中屬于開花最早的品種之一,新枝條不開花,所以沒有夏秋花。
生長周期(以浙江為例):3月開花,4月花謝,5-6月生長緩慢,7-11月生長期,9-10月適合扦插,12月進入花芽分化期,1-2月花芽明顯可見并逐漸膨大。
2012年4月春早知
2012年9月春早知
2013年春早知
2014年春早知
種植要素
1.種植環境
喜歡通風良好、半日照到全陽的生長環境,日照不足4小時則不利于生長和開花。常綠鐵線蓮能夠耐-5℃到-12℃低溫,品種之間有差異,一般規律葉子越大越耐寒。
常綠品種從2010年進入國內市場后,多年觀察顯示個別品種在溫州、福州部分等冬季溫度過高的地區開花偏少、甚至不能開花,海拔對溫度也有影響,廣東、云南海拔較高的地區也有可能可以正常開花,因此我們推斷大洋組和木通組可能均需要一定的低溫春化才能形成花芽,但因品種不同,對低溫的需求也有差別,相較而言小花型品種更容易開花。
銀幣
春早知
銀幣、春早知對比
當然,常綠品種有很多,每一種對溫度的需求也有差別,現在有更多的新品投入市場,不同品種的差別也等著花友們體會總結。
2.介質
毛細根的常綠品種對水分非常敏感,缺水一次就足以回天無力,長期悶濕則意味著爛根;所以透氣的介質加上科學的澆水非常關鍵。在介質配比中,可以選擇使用以泥炭為主的配土,也就是泥炭6份,谷殼炭1份,鹿沼土2份(鹿沼土可用桐生砂、顆粒硅藻土代替),赤玉土1份。
泥炭為主的配方介質
#泥炭6份
#鹿沼土2份
#谷殼炭1份
#赤玉土1份
桐生砂
硅藻土
3.盆器
適合盆栽,小苗小盆,逐步換大盆。常綠品種垂吊性明顯,易牽引造型,在花盆材質的選擇上更可以多樣化;陶盆、樹脂盆、鐵藝盆,都值得嘗試。結合不同材質花盆的透氣性,對種植介質進行微調,能讓它們長得更好。如紅陶盆透氣性好,可以泥炭增加1份,鹿沼土減少1份;如塑料盆透氣性差,可以減少泥炭1份,增加鹿沼土1份。
經過牽引的春早知
1年內的植株使用不超過1加侖的盆,1年后根據植株生長狀態更換更大的花盆。但品種不同花盆的升級速度也有一些差別:如“春早知”第三年可以使用35厘米以上的花盆種植,“銀幣”第三年用25厘米基本也就夠了,矮生的“翡翠之夢”第三年依然可以使用20厘米左右的花盆。
翡翠之夢
切忌小苗直接使用大盆種植,根系在長期得不到空氣循環的土壤中容易發生腐爛。換盆有兩個時間點可以選擇,一個是度過了黃梅季節的7月,一個是入冬前的11月底;帶土換盆是毛細根緩苗的關鍵,盡量保持原土的完整性,如購買的盆栽介質與自己配的介質差異大,建議去掉三分之二左右的原土,可以更好地讓植株適應新花盆。
4.施肥和澆水
毛細根決定了它們對肥料的耐受力較差,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有機肥可以有效避免肥害引起的爛根和死亡。推薦小苗期間使用奧綠或者緩釋肥(類別繁多,效果其實差不離的都可以),一般9月使用1次,2月使用1次。2周年以上的大苗可以在9月追加魔肥或者緩釋肥(高磷鉀),2月追加奧綠肥或者緩釋肥。可以在生長旺盛的9-11月每半個月使用一次花卉型液肥;其他季節無需使用液肥。
長效復合肥(美樂棵)
長效復合肥(魔肥)
使用配方介質后,根據天氣情況結合花盆材質的不同,澆水需要非常靈活機動。特別是7-11月的生長旺季,只要天氣不是持續陰雨,土表發白就必須澆,澆則澆透。如花盆略小植株旺盛,蒸發快速的9月可能需要一天澆水2次。12月-來年4月孕蕾期和花期,溫度低,對水分需求會小一些,但也需要及時澆水,發生缺水容易消苞甚至死亡。5-6月花后生長滯緩,天氣溫濕度高,澆水頻次可以適當調整。雨后如有持續晴天,則需要及時補水。
5.修剪
常綠大洋組雖然四季常綠,但葉子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植株底層老葉枯黃、部分枝條枯萎,都意味著需要修剪:1月份修剪細弱枝條和枯葉、枯枝;確保健壯枝條的花能養分充足,全部開放。4月花后修剪殘花,或者花后留種莢觀賞美麗的果序;修剪殘花有利于植株在5-6月恢復體力,7月開始才更有能量生長。是選擇看種莢還是選擇剪掉它們,不妨一年年的都試試。
冬天修剪過后的春早知
6.黃梅季節的管理關鍵是避雨
常綠鐵線蓮不耐濕熱,江浙及以南地區超過30度選擇避雨,能有效提高成活率。雖然淋雨會降低成活率,但不通風帶來的死亡率會更高,所以不建議在室內避雨。不通風和淋雨兩權相害取其輕,還是淋雨吧。淋雨但環境通風好,死亡率不會高;但如果是不通風的避雨環境,反而死亡率高。朝南屋檐下,是極其完美的常綠鐵線蓮種植場所。
此外,花型越小的品種,耐受力越差,也更需要呵護?!般y幣”(喬)、“春早知”、“小精靈”、“皮特里”、“月亮豆”這些品種中,花型最大的是“春早知”(它的株型也是最大),所以根據不同的品種來安排它們度夏的環境也很重要。
小精靈
皮特里
月亮豆
7.高溫夏季的管理關鍵是澆水
進入7月后,持續的晴熱高溫將籠罩大半個華夏大地,很多花友有拉遮陽網的習慣。事實上,如果澆水不偷懶,夏季的陽光還是非常有利的。7月開始常綠鐵線蓮進入旺盛生長季,枝條生長迅猛,只要盆土透氣,如陶盆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塑料盆1-2天澆水一次。如遮陰,建議不要使用遮陽效果超過30%的遮陽網,在降低澆水負擔的前提下確保陽光充足。
蘋果花非常耐熱
常綠鐵線蓮的耐熱性是非常好的,只有高溫、高濕度同時存在的時候才容易引發爛根、枯萎甚至死亡,所以做好通風也非常重要。通風好濕度自然就降低了,在35度以上持續2月的浙江過夏也是妥妥的。如遇到下雨管理辦法同第6條。
8.常見病蟲害
常綠鐵線蓮最常見的蟲害是蚜蟲,發現后及時治療即可(護花神、吡蟲啉等常見藥物均可)。此外偶發硬質蚧殼蟲,硬質蚧殼蟲一旦發生會比較頑固,需要多次使用殺蟲劑(如蚧必治)。
病害較少,枯萎常見于缺水或爛根,通過使用透氣性好的介質、避免高溫淋雨、科學澆水、避免使用有機肥可以有效預防。此外,長時間不換盆(一般至少兩年翻盆1次),根系無生長空間后也容易引起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