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句話叫“不作就不會死”,英文版叫“No Zuo No Die”。在工作中,總有人打著“心直口快”的名號,說出一些很“作死”的話。
比如以下 10 句
如果你還想升職加薪
請在工作中盡量避開!1這件事不賴我,我早就說過了
遇見問題,雙手一攤,來一句:這事不賴我,我早就說過了。做事講求執行,預防針打的再好,沒有執行,還是一句廢話。2我不會做
你不會做不是理由,更不是借口,凡事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想辦法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學到的東西都是你自己的。
3領導就愛折騰
不可否認,有的領導確實是在瞎折騰。排除那些瞎折騰和作死的領導,方向正確的折騰,就是在創新、在進步。
4你行你上
你行你上,You Can You Up!這話盛行于網絡,但是說話者和理解者各自都有解讀。要知道在職場中,“執行者”和“策劃者”擁有不同的想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此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任何一個企業,絕對不需要一個隨時可以被頂替的人。如果下次再想說這話時,不妨先備好辭職信。
5這不公平
你必須明白一點,在職場中沒有公平與否。因為職場上就沒有公平之說。無論你說多少次、怎么說,都不過是別人耳中的抱怨而已。
你應該換一種策略,為你想改變的事情找一些更為具體的佐證,以事實為基礎,而不是沉迷于發泄。6這不關我的事
說這句話的時候,你以為是把自己搞的一干二凈、明哲保身。殊不知在老板眼中,急著和公司劃清界線,就是逃避責任、不打自招。對同事來說,也沒有人愿意和這樣的人再次合作,以免出現問題會被你“咬”。
公司是一個團隊,很多工作是一個團隊的整體戰斗,能找到你的事情,還能不關你的事?你是公司的一員嗎?既然是公司的事,怎么會不關你的事呢?
7一直就是這么做的
在職場中這么說等于沒腦子,要是一直這么做的事情,還需要人干嘛?
科學的流程固然有必要,但是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老板或客戶的要求水漲船高,科技也日新月異,自我的提升必須每時每刻進行。8我討厭這份工作
這可能是大家在工作時最常聽到的,如果你這么講話,只會給自己貼上負面的標簽,還會扼殺整個團隊的士氣。
經驗告訴我們,你說的每一句話最后都可能會傳到老板耳朵里。所以你跟任何人說話時,都要好好想想,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
如果你整天都在抱怨,老板很快就會找出這種壞了一鍋粥的人,要知道,很多充滿激情的接班人就等在公司門外。
9我做不到
“我做不到”這種話表示你根本就不會去嘗試著完成工作。如果你因為缺乏必要的技能而真的做不到,請提供其他的解決方法。你要說你做得到什么,而不是你做不到什么。
打個比方,不要說“我沒法熬夜”,你應該說:“明天我來早一點,這樣可以嗎?”同樣的,不要說“我沒法處理這些數字”,你應該說:“我目前還不知道該怎么做這種分析。請問有誰能教教我,這樣下次我就能獨立完成了?”10這不是我分內的工作
這句話一旦出口,你其實在暗示別人:你只打算做些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任務,只要保證能按時拿到薪水就好。
如果老板給你分配了一項你職責之外的任務,你最好的選擇就是雷厲風行地完成它。然后,約一個和老板的會面,去討論一下你在公司里的角色,并提醒他你的工作職責是不是該更新了。這既避免了讓你顯得小氣,又幫助你倆對你本人的工作有了長遠的理解。
有句話叫“職場如戰場”,有人覺得這有點夸張,但想在職場上“逆流而上”,就免不了競爭,雖不能說滿是荊棘與敵人,但風險和危險還是不少的。這里有職場老鳥都心知肚明的5個“坑”,希望大家能多加注意。1
不要議論老板的是非
有些職場新人對人沒有防備,喜歡向同事透露自己對老板的看法,甚至是說“壞話”,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性。你私下里說老板的那些話,可能會在某一天傳到了老板耳朵里,而風傳的版本可能會比你所說的那些難聽十倍百倍,而你根本百口莫辯。
2
不要在辦公室喋喋不休
用最短的句子把你的觀點非常職業地表達出來,是每一個專業職場人都該具備的職業素養,雖然不至于說要惜字如金,但沒有一個老板會喜歡喋喋不休啰里啰嗦的下屬。
匯報工作不是演說,開會也不是演講,你不需要去顯擺你良好的口才。尤其是對于愛發表觀點的員工,一定要謹記,當他人尤其是老板講話時,別隨便打斷。3
不要讓手機影響工作
手機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但是在工作中,除非公務,請盡可能讓手機的地位顯得沒那么重要。有的人一天到晚手機響個不?;蛘饎觽€不停,這不僅會分散你的注意力,也會讓你身邊的同事感到厭煩。4
不要把辦公桌弄得臟亂
什么“臟亂的辦公桌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創造力”等毫無根據的話,有智商的職場人都不會相信。
辦公室不是你的臥室,無論你在家里多么的不講衛生,都別把這個習慣帶進公司。一個辦公室的整潔程度往往代表了企業形象,公共場合中你必須為其他同事的眼睛著想。別讓一張桌子的整潔程度改變了老板對你整個人的評分!5
不要陷入公司里的人事斗爭
如果你還是個沒什么背景的普通員工,千萬不要有試圖跟哪個部門經理結成同盟的幼稚想法,公司的事情和秘密永遠比你想象的還要復雜和深奧。
相比摻和進職場斗爭中,不如老老實實把自己那份工作做好,否則你這只“小綿羊”在成為“大灰狼”之前,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斗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