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plive
來源:藥評中心
阿司匹林作為經典的抗血小板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用不用阿司匹林,及如何服用阿司匹林,關乎患者的生命。但是,小劑量阿司匹林說明書比較亂,該如何進行用藥交待?
一、用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易致胃黏膜糜爛、胃潰瘍、胃出血,也可引起致命的顱內出血。據報道,阿司匹林引起顱內出血絕對風險為0.03%,即3333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患者,每年將增加1例顱內出血。
阿司匹林是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抗栓治療的基石,其在二級預防的研究證據較為充分,然而,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使用尚存在爭議。
美國心臟病學會與美國心臟協會聯合發布的2019年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建議:
1、對于年齡大于70歲的患者,不建議將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預防;
2、對于心血管事件風險較高且不具有出血高危因素的40~70歲的患者可以考慮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
3、伴有任何出血高危因素的個體,不建議將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級預防。
小劑量阿司匹林主要有3種劑型,腸溶片、腸溶膠囊和腸溶緩釋片。拜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緩釋片按處方藥管理,其它小劑量阿司匹林按乙類非處方藥管理。
眾所周知,對于乙類非處方藥,患者不需憑醫師處方,也無需藥師指導,就可以購買和使用。
作為一名普通患者,不能自我評估心血管事件風險,也不明確哪些因素屬于出血高危因素。
作者個人認為,小劑量阿司匹林不宜作為非處方藥管理。
二、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1、推薦劑量不一致
國內外指南推薦的阿司匹林劑量:用于預防心血管病事件的最低有效量為75mg/d,用于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最低有效劑量為50mg/d。
作者通過比較10個藥廠的阿司匹林說明書發現,雖同為阿司匹林腸溶制劑,但推薦的劑量不一致,舉例說明如下:
溫馨提示:
阿司匹林劑量過小可能無效,劑量過大可增加不良反應;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由專業醫生確定和調整劑量。
2、服藥時間不一致
腸溶片、腸溶膠囊或腸溶緩釋片外有一層耐酸的包衣,只有到達小腸堿性環境才能緩慢釋放吸收,因此可減少阿司匹林對胃部的直接刺激。
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等制定的《阿司匹林抗栓治療臨床手冊》建議空腹服用。
這主要是因為,食物可延長阿司匹林在胃內的滯留時間,食物中堿件物質增加腸溶包衣的溶解風險。
但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和腸溶緩釋片說明書比較混亂,有的未明確餐后或餐前服用,有的明確要求餐后服用。舉例說明如下:
三、阿司匹林的用藥交待
1、服藥時間
阿司匹林說明書中已明確的,一定要按說明書要求進行用藥交待。例如,拜阿司匹林:飯前用適量水送服;阿司匹林腸溶緩釋片:宜在飯后溫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
阿司匹林說明書中未明確的,按照相關的診療規范進行用藥交待,即飯前用適量水送服。
2、用藥監護
無論飯前和飯后服用阿司匹林,都可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為了減輕阿司匹林對患者的損害,用藥監護是關鍵。
當出現血腫、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齦出血等,應及時就診;
小劑量阿司匹林的消化道癥狀不明顯,應提醒患者監測糞便顏色,當出現血便,或黑便時,及時就診;
胃腸出血(包括隱性的微出血)可能導致貧血,當出現虛弱,蒼白,低血壓時,應立即就診;
阿司匹林服藥后12個月內為消化道損傷的多發階段,3個月時達高峰。應提醒患者每1~3個月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血常規;
乙醇可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應避免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