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技巧就是漸變。
相信很多讀者都聽過這個詞兒,也看過相關的文章,包括我之前,也曾經寫過如何在PPT中,創建漸變色的方法:
那些看起來更高級的PPT漸變色,是怎么做出來的?
但最近一段時間,接觸了一些新的設計項目,對于這個功能,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如果運用合理,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把PPT做出高級感。
就像這樣:
還不錯吧?
好了,廢話不多,咱們直接進入正題,關于漸變的使用,都適合哪些場景,以及有什么注意事項呢?我總結了3點。
什么意思呢?通俗點說就是讓文字之間形成穿插的感覺。就像這樣:
看起來會有層次,對嗎?
那這個是怎么創建出來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要分為兩步。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就是它了,假如我們要做一張 PPT 封面,這樣擺放會很單調:
第一,將文本框內的文字拆分成單字,很簡單,我就不演示了:
第二,為每個文字設置漸變色,一般來說就是兩個漸變光圈的顏色統一,其中一端的顏色透明度為100%即可:
簡單換下字體,做出來的效果,大概是這樣:
如果我們能夠換一些紋理,那么,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但要注意,接下來是重點,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適合添加漸變。
通常來說,只有當文字的筆畫較粗,且文字的間距較小的時候,才可以更好地營造出層次感。
明白了嗎?
相信我們看名字,就知道這一點是干嘛的了,對嗎?用來營造出動態變化的感覺。
比如說我們在年終PPT匯報中,想要呈現出銷售數據增長的感覺,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或者是我們也可以用來表現出升級的感覺:
這里用到的漸變,更多的還是漸變的線條或色塊,同樣是一端透明度為0,一端為100%。具體操作跟上一個方法一樣,我就不演示了。
當然,利用這個方法,不僅可以表現上升趨勢,還可以呈現發展趨勢。
就像這樣:
還不錯吧?
這一點對于寬屏的PPT而言,非常好用。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有些時候,因為屏幕過寬,單張圖片無法鋪滿屏幕,所以需要拼圖。
而使用漸變形狀,可以讓圖片之間的接縫消失,讓頁面更具融合感。
就像這樣:
但其實,如果我們把圖層分離,會發現他是這樣的:
明白了嗎?
所以,為了能夠讓圖片與背景的融合度更高,我們只需要保證背景色和漸變蒙版顏色一致即可。
再來看一個淺色背景的例子,比如圖片是這一張,背景是淺色的:
我們在頁面上插入一層漸變形狀,顏色與底部保持一致,并設置形狀左側透明度為100%:
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圖片與頁面的融合度會變得非常高:
這就是漸變在PPT設計中的一些用法,非常經典。對于很多類型的 PPT 設計制作而言,都非常實用,在這里分享給各位。
希望有所幫助。
另外,為了幫助你更好的做好PPT,我也給你準備了一份小禮物,10000個可直接編輯的小圖標送給你,我進行了分類,方便你直接使用:
所有圖標可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