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眾多娛樂圈的男歡女愛新聞中,還有一件稍微不那么低級趣味的新聞應該就是,美國打算重返月球的事了。在剛剛過去的3月底,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演講中表示,美國要在5年內重返月球。5年內,就是說2024年之前,聽起來近在咫尺,這確實有點聳人聽聞!
大家都知道,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進行的阿波羅計劃,經過無數人的努力、巨額的資金投入,終于在1969年7月成功執行了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任務。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表面的人類,“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是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后的第一句話,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同時大家也知道當時的時代背景是什么樣:二戰過后,歐洲傳統強國全部啞火,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爬上世界巔峰,二者為了一爭長短,在除了戰爭以外的一切領域互相比拼(歷史上著名的冷戰時代),登月就是美蘇在太空領域的比拼催生出來的成果,雖然有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之嫌,但拋開國別、政治的成見,這個成就確實對全人類都是里程碑式的進步。想想,在我們地球夜空中懸掛了幾十億年的一個星球,30多萬公里之外,竟然有人類的去到了它的表面,確實偉大。
歷史從來都是個勢利眼,只記得住頭一人,事實上,自阿波羅11號成功后,美國又進行了6次阿波羅登月任務,其中5次成功登陸,先后共有12個人登上月球。最后一次成功登月就是阿波羅17號,1972年12月發射,從那以后再也沒有過載人登月了。因為阿波羅17號成了絕唱,所以圍繞它有很多傳說,什么在月球上看見了外星人、被外星文明警告不許再踏入月球之類的。這當然是很無腦的說法。但是為什么阿波羅17號距今都快50年了,人類的科技進步了很多很多,但反而不再登月了。現在登月不是應該比50年前更容易嗎?這個原因說出來你或許不接受,很簡單兩個字:沒錢!
當年美國登月是冷戰局面下催生出來的急功近利的舉措,因為蘇聯先成功發射了人造衛星,而且在空間站方面也比美國要領先,美國只得想法在另一個領域超過蘇聯,于是就有了這個偉大的載人登月計劃。載人登月對人類來說確實很偉大,滿足了無數代人的夢想,但夢想不能當飯吃。人造衛星、空間站都是有巨大利用價值的,可以為地面的人類提供很多服務,然后帶來經濟回報,但登月除了滿足人的夢想之外一點經濟價值都沒有(雖然月球上有很多資源,但人類目前完全沒能力去用)而且還花費巨大,所以完全是一個賠本賺吆喝的事。登上了,表示我們有這個實力,就行了,不必一再地往里砸錢,長期維持登月計劃,勞民傷財,即便是美國也完全承受不起。所以在阿波羅17號以后,美國政府當即削減了登月計劃的預算,后來干脆就擱置了。
那怎么現在美國又要重返月球了呢?彭斯在演講中說,現在又一個太空競賽時代來臨,美國要確立他們在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美國是20世紀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21世紀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他們也當仁不讓,這次登月要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為下一步更長遠的火星登陸做準備。關于彭老師所說的有一個太空競賽時代倒也不是空穴來風,這幾年,俄羅斯、日本、歐洲,當然也包括咱們中國在航天方面都有很大進步,甚至隨著時代的開放,很多私營企業都開始研究火箭、搞航天了,彭老師他們感到緊迫也很合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