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是國際頂級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縮寫。
圖片來源| wellcomelibrary
JAMA封面
它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柳葉刀》(Lancet),《英國醫學雜志》(BMJ),一起被并稱為“世界四大權威綜合醫學雜志”。
在科學界,尤其醫學界里,它的地位堪稱“殿堂級”。
很多科學家、醫者終其一生,都想在這樣的頂尖期刊上,發表一篇屬于自己的文章。
1883年7月14日,美國醫學會正式創辦了JAMA,初衷是想把它發展為一份綜合性臨床醫學雜志。
它也確實因為內容的先進實用、科學性強、信息量大、欄目豐富、編排活潑等特點,而深受大家的喜歡和敬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JAMA并不是什么『天生的王者』。
在100多年間,能讓它成功實現逆天改命,華麗蛻變,并且躋身世界級醫學期刊行列的因素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那些思想獨到,決策力超凡的“領頭人”。
這其中,就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傳奇人物,他就是George D. Lundberg。
George D. Lundberg博士出生于1933年,沒錯,今年他已經86歲了。
從1982年到1999年,這17年的時間里,他一直擔任JAMA主編。
GeorgeD. Lundberg博士,圖片來源| Dark Daily
任職初期,他就頗具膽識的對JAMA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比如,讓這份雜志的焦點,不再只集中于生物科學方面的應用,而是將醫學or科學信息,和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結合起來,實現了整體內容的豐富立體化。
再比如,他帶著整個團隊努力開拓海外市場,確定了JAMA的多個外文版本,短時間內實現了該雜志的全球流通。
也因此,JAMA從平庸狀態火速躋身到世界頂級科學雜志行列,業界人士對George D. Lundberg博士都贊譽有加。
不幸的是,這個不懼爭議,又大膽創新的老頭兒,卻在1999年被意外強行解雇。
解雇的理由是,他允許了一篇涉及『性的研究』發布,而當時正值“克林頓性丑聞”的政治敏感時期,JAMA的CEO認為George D. Lundberg博士的這個行為不妥。
但是,有相關人士曾分析,這不過是JAMA內部的權利斗爭的結果,而George D. Lundberg博士,這位“昔日的勇士”不過是整場權利爭奪的犧牲者。
不過,這并沒有對George D.Lundberg博士產生太多的影響,無數科學和醫學相關公司在之后,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不止因為他在JAMA工作期間的卓越成就,也基于他極強的專業背景:①
他曾就讀于阿拉巴馬大學(美國一級國家級大學)醫學院;
擔任過洛杉磯縣/南加州大學醫學中心,實驗室病理學教授和實驗室副主任長達10年;
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擔任教授和病理學主席5年;
他是美國臨床病理學家協會的前任主席;
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的成員;
…………
強大的醫學專業背景,和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讓George D. Lundberg博士可以站在一個獨特的視角上,去審視各種醫學相和人類健康問題。
2018年8月,這個倔強的老頭兒,不懼85歲的高齡,毅然錄制視頻,告訴世人一個事實:②
圖片來源| medscape
GeorgeD. Lundberg博士視頻截圖
多少年來,大家都認為是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代表性比如豬油、黃油、椰子油等),誘發了動脈粥樣硬化,帶來了諸如肥胖癥、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但實際上,這么多年的研究探索下來發現:我們都錯怪飽和脂肪了,它非常好且有益于健康,并不是引發疾病的真正原因。
他的發聲,一時間,引發軒然大波,很多傳統專家開始有點坐立不安了…
一個80多歲的老人,本可安逸的在家里靜享天倫之樂,是什么讓他在這個年齡段,還要發聲,讓大家善待脂肪呢。
我想,這得從人們開始懼怕脂肪說起……
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的惡劣名聲,始于20世紀60年代。
美國總統Dwight Eisenhower(艾森豪威爾)于1955年心臟病發作,心臟健康一時間,變成當時公眾關注的焦點。
圖片來源| potus-geeks
坐在輪椅上的即為Dwight Eisenhower
政府的頂級研究人員越來越迫切地想要找到,心臟病發病率增長的主要原因。
這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甚至影響整個膳食指南的所謂科學研究,就是美國生理學家Ancel Keyes的『七國研究』,這個故事很多老朋友都很了解。
圖片來源| deniseminger
AncelKeyes本人
Ancel Keyes一直假設并堅信:飲食中的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富含膽固醇,吃進去之后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帶來諸如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癥、高血壓等病癥。
為了證明自己的假想(注意是假想!假想!假想!重要的事情說3遍),他在研究過程中動了些手腳。
從22個國家的飲食數據里面,摘選了符合自己假想的7個國家,所謂摘櫻桃式的研究。
(詳情如下圖,曲線部分是Ancel Keyes挑選出來的國家數據,仿佛吃飽和脂肪越多心血管死亡率越高,但真相是:來自芬蘭和澳大利亞等國的人,飽和脂肪攝入量很低,心臟病發病率卻很高)。
圖片來源| paleoleap
然后不負責任的告訴世人:飲食中的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富含膽固醇),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你不得不承認的是,AncelKeyes是個極具個人魅力的人,他的所謂大型研究,確實受到了美國政府的青睞。
當然,這其中還有包括糖業協會(極力保護糖宣揚脂肪有害論)、農業部(農作物大量生產且價格便宜)等混雜因素參與進來。
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低脂飲食很快被推廣起來。
食品商會生產大量的低脂食物,這些食物中也大都含有高糖,因為去除了脂肪又不加糖的食物,真心難以下咽。
市面上的膳食脂肪,也大都被富含多不飽和的草本植物油(比如大豆油、菜籽油等)所代替。
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攝入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仿佛那是毒藥一般,每吃一口都可能致命。
可這一切,換來了全民健康了么?不!肥胖率逐年飆升,全球的糖尿病患只增不減,心血管疾病也依舊防不勝防大量出現。
(美國可怕的肥胖率變化)
這是因為,盡管傾盡了全力,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科學家仍然無法明確找到,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
反而,有大量的研究發現: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無關。↓
2010年,一項涉及347747名研究者的相關研究分析發現:飽和脂肪與心臟病之間沒有關聯。③
2014年,另一項涉及76項研究,共計643226名受試者的薈萃分析,得出了同樣的結果。④
此外, 2017年12月,《柳葉刀》上發表了全球最大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發現:⑤
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和更高的死亡率有關,總脂肪和部分脂肪,能降低總因死亡率,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沒有關系,飽和脂肪可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同年,《營養學雜志》也發表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⑥
結果發現:用多不飽和脂肪(植物油)代替飽和脂肪(豬油,椰子油),對降低冠心病或者冠心病死亡率,幾乎無效。
還有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母乳中一半以上的脂肪都是飽和脂肪,如果飽和脂肪有問題,那每個哺乳期媽媽都是在害自己的孩子么?
顯然不是,之所以飽和脂肪占據如此大的比例,是因為,它真的對人非常非常好。
如果非要列舉實際的例子的話,高脂低碳飲食。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功能醫學中心主任,功能醫學研究院院長,前總統(克林頓)的私人醫生Mark Hyman。
圖片來源| Experience Life
MarkHyman
在自己的書《吃“肥”見瘦》中,這樣描述了膳食飽和脂肪的作用:
→飽和脂肪,如月桂酸(來自椰子油),和共軛亞油酸(來自黃油)可增強免疫系統,促使體內細胞間更好通信。
→飽和脂肪可以幫助肺部更好的“工作”,它會在身體中生成一種成為表面活性劑的東西,有助于肺部氣體交換。
→飽和脂肪為身體所必須,它可以幫助制造激素,如睪酮和雌激素。
→飽和脂肪對神經系統的正常工作至關重要,可以改善大腦功能和心情。
→飽和脂肪有助于抑制炎癥。
→飽和脂肪含有必須的脂溶性維生素和營養素,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
→飽和脂肪會升高有益健康的低密度脂蛋白(輕的、蓬松的那種)水平,同時也會升高體內高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好”的膽固醇)水平。
→飽和脂肪會減少饑餓感,并刺激脂肪燃燒。
飽和脂肪的諸多好處,在多年的低脂飲食觀念中,被人們自動忽視,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
偏見有多可怕?就好像很久以前人們堅信地球是平的一樣,也好似有一段時間人類都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一樣……
所以,偏見也讓我們錯過了真正好的脂肪,而在日常生活中,毫無防備的攝入那些有害健康的油脂。↓
飽和脂肪被人們瘋狂diss的日子里,以多不飽和脂肪居多的草本植物油,比如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等,就開始以迅雷之勢霸占了大多數人的廚房。
這類植物油在幾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有一個神圣的標簽:“健康”。
可特別有趣的事實是:
在20世紀初,動物黃油的消費量為每人18磅,植物油幾乎不存在,癌癥和心臟病很罕見。
20世紀初,人們植物油的攝入量基本是0
到如今,動物黃油消費直線下降,每人每年徘徊在4磅左右,而植物油消費量飆升,癌癥、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比例瘋狂上升。
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植物油,尤其草本植物油,并不屬于優質脂肪。
相關閱讀? 拋棄動物油,改吃植物油|營養學的大慘案……
這些油大都omega-3不足,omega-6過剩,長期攝入極易誘發體內炎癥。
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omega-6過剩和日益增長的肥胖、心臟病、糖尿病、肝臟損傷等關系非常大。
圖片來源|Healthline
市面上的很多精煉植物油,大都采取高溫處理過,以玉米油和大豆油為例,如今大多是用“六號輕汽油”(主要成分為正己烷)萃取的。
前后經過高溫烹調(平均120℃)和超高溫(240℃~270℃)脫臭等精煉處理。
添加合成抗氧化劑(BHA、BHT或TBHQ),然后裝到透明塑料桶里,以“健康食用油”的形式出現在超市貨架上。
在高溫加工過程中,植物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會產生氧化、氫化或聚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