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認為屁股疼、腿疼、腿麻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其實這些癥狀并不一定由腰突引起。我想分享一個真實的病例。
前幾天,我接待了一位患者,他自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嘗試了很多方法,但癥狀一直沒有緩解。我進行了體檢,發現他雖然屁股疼、腿疼的比較明顯,但直腿抬高試驗為陰性,梨狀肌有壓痛,且按壓此點會引起右下肢放射痛,梨狀肌緊張實驗為陰性,腰椎檢查的核磁顯示腰四五有明顯的突出,但突出位置在中央,對兩側神經根影響不大。
因此,我明確告訴他,他的癥狀主要是由腹部神經在梨狀肌處受到卡壓引起的,診斷為梨狀肌綜合征。梨狀肌是臀部深層的肌肉。坐骨神經大部分從梨狀肌的下緣發出,走行于大腿后側,控制下肢的感覺和運動。
實際上,梨狀肌綜合征和腰椎間盤突出影響的是同一組神經的不同部分,因此癥狀與腰突相似。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患者核磁顯示沒有腰突或壓迫神經不重,但癥狀卻很嚴重。如何區分呢?可以注意早上起床后的癥狀。
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經過一夜的休息,不承受太多的壓力,早上起來,夏季的癥狀應該減輕,隨著下肢活動,癥狀應該會加重。
如果是梨狀肌綜合征或腰椎間盤突出合并梨狀肌綜合征,晨起后癥狀可能會加重,而活動一段時間后癥狀可能會減輕。當然,確診需要專業的骨科醫生結合體檢、影像學和肌電圖等檢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