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做班主任的經驗顯示,在平常的工作中,倘若能充分挖掘激勵能源,創設激勵的情景,將不斷地為班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從而更好地進行班集體建設。
一、讓班級航向更明確——目標激勵
目標是指人們期望達到的某種境地或標準。它對人的行為具有導向、規范、激勵、修正等功能。班集體的管理是以目標行為管理活動的指南,以實現目標的成效作為評價依據。一個集體沒有目標就等于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就形不成凝聚力,學生在沒有目標的集體中也就缺乏動力和自我要求。為此,開學初,作為班主任的我在摸清底細的情況下,就引導學生結合班級實際制訂奮斗目標和各自的實施方案,然后在全班范圍內組織討論,認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見,最后用表決的方式通過,形成全體認可的班集體目標,或張貼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時時對照,進行自我調整,自我激勵,起到了強大的心理凝聚和行為激勵作用,強化了團隊精神,導引班級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讓班級體制更完善——責任激勵
管理心理學表明,集體成員以不同的形式參與集體管理工作,能有效刺激與促進各成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根據這一點,在班級管理中實施“班干部輪值制”把全班學生置于同一起跑線上參與班級管理,使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承擔一項工作,諸如考勤、打掃衛生、學習與生活管理、班級的活動安排等,給每個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平等發表意見的機會,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參與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滿足了他們獨立自主的心理,明確了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進一步調動工作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加之人人都有管理的經驗,被管理者則會對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進而產生群策群力、團結合作的人際關系,為下一步順利開展班級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讓考核更透明——數據激勵
從心理發展的過程來看,技工學校生處于心理自律時期,他們一方面用審視的眼光觀察別人,同時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看法,他們內心深處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作為班主任必須正確地評價學生,不囿于橫向和消極評價的思維定勢,而應客觀、公正、慎重。為了避免主觀性、片面性的評價,設計出科學的衡量學生行為的指標,實行量化考核。其中有《技工班級日常管理表》、《技工學生日常行為量化表》、《技工學生學習成績一覽表》,考核內容涉及守紀、學習、勞動、衛生、參加活動等諸方面,使學生行有所依、學有所循。每日對學生逐條考核,及時記載,量化表一概公布于眾,隨時接受學生的監督,量化結果一目了然,用數據來說話,增強學生的“差距感”,以此鞭策學生自覺地改正缺點,趕超先進,強化“自我教育”意識。
四、讓星星更閃亮——榮譽激勵
在量化的基礎上,及時對學生的優點和進步予以肯定、獎勵。如根據《技工學生日常行為量化表》的得分,每周評出四名“規范之星”、一個“規范小組”;根據《學習成績一覽表》的名次,每月設立“勤奮獎”和“進步最快獎”;根據《技工班級日常管理表》的效果,評出“優秀管理組”及“優秀管理個人”。獎勵憑證為獎狀,獎勵儀式在每月的集體班會上,并把獎狀貼在墻上,以示宣傳。班主任應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獲得榮譽創設機會,鼓勵學生發展特長真誠地贊美他們的長處,及時肯定細微的進步,點燃他們內心的希望之火,有意識地進行廣泛持久的激勵,引起更多學生心理上的積極感應,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班級目標的實現。
五、讓先進發揚廣大——榜樣激勵
榜樣是優良品德的典范,是學生提供思想言行規范要求的物化模式。榜樣以具體、生動的形象感染學生,它比說服教育更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班主任就要對優秀生重點栽培,使他們成為班級的骨干力量,成為學生最先模仿的對象。譬如,“班干部輪流制”產生的優秀管理者,量化管理產生的規范之星,勤奮獎、進步獎獲得者,這些都是學生熟悉的榜樣,他們和一般學生生活在一起年齡相仿,經歷基本相同,環境影響差不多,易被學生接受,易信服,易激起上進心。班主任抓住技工學校生善于模仿的心理,一方面揚聲勢,造氣氛,召開表彰會,并請優秀人物介紹先進事跡,激勵同學們仿效榜樣,向他們看齊。另一方面,在給予先進者充分肯定的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引導他們看到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使其好上加好,完善了榜樣的模范作用。這樣既激勵了先進,又激勵了后進,是一舉兩得之計。
六、讓師生情意更濃——情感激勵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需要是情感產生的基礎,事實上,每個學生同樣需要激勵,班主任要運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學生的關心、信任、支持和幫助,就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如我們要想使班級的后進生進步,就要隨時站在他們的立場來考慮問題,把握其思想動向和感情基礎,抓住引起波動的最敏感的神經,理解他們的需求,適當滿足他們的正當需要,讓他們感到快樂、感到老師能理解他們,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這樣,他們也就能支持老師,會更加努力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改正錯誤,不斷取得進步,有利于實現教育目的。
挖掘到激勵的源泉后,不一定能達到最佳效果。還需班主任把握最佳時機。如新學期的第一天、重新調整班級、學生取得成績有所突破、遇到困難和挫折、犯錯誤后有悔悟等等,班主任及時地發現、及時地給予關注、及時地鼓勵、及時地幫助和理解,定會有水到渠成的感覺。
總之,“激勵”是班主任實施技工班級管理的“上策”,是建立優秀班集體的“活水源”。它比被動的管、卡、壓方式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激發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心智,使班集體之舟朝著勝利的彼岸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