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筋堆放———鋼筋加工
工藝說明:
鋼筋的堆放場地應采用C15素混凝土或碎石硬化,并有排水坡度。應按級別、品種、直徑、廠家分垛碼放,并掛標識牌,注明產地、規格、品種、數量、復試報告單號、質量檢驗狀態(待檢、合格、不合格)。為防止鋼筋銹蝕,應設置壟墻或方木,架空高度不應低于100mm。
2、鋼筋彎曲——鋼筋加工
工藝說明:
HPB235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 °彎鉤時, HPB335、級HP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3、剪力墻豎向鋼筋頂部錨固——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縱向受拉鋼筋在各種抗震等級下的最小錨固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且應符合《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第34頁中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的要求。當設計與施工圖集要求不同時,應與設計協商,辦理相應變更手續確定取值大小。上圖為剪力墻結構幾種常見的錨固方式,均考慮一、二級抗震。鋼筋具體錨固形式可按照《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的要求施工。
4、剪力墻端部水平鋼筋錨固——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剪力墻端部水平鋼筋應伸至對邊且有15d直拐,施工中注意控制水平鋼筋應伸至對邊豎筋內側,轉角墻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轉彎。
5、轉角墻端部水平鋼筋錨固——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轉角墻端部水平鋼筋應伸至對邊且有15d直拐,施工中注意控制水平鋼筋應伸至對邊豎筋內側,轉角墻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轉彎。
6、框架柱鋼筋安裝構造要求——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基礎反梁柱子插筋要在梁內至少設兩道箍筋,以對插筋起到定位作用。
7、框架柱角(邊)柱主筋收頭——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8、轉角墻端部水平鋼筋錨固——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1.括號內尺寸用于非抗震。
2.柱縱筋進入節點位置從梁腋底部計算,梁腋下部斜縱筋,箍筋及梁下部縱筋在節點處的錨固構造與本圖節點構造相同;
3.梁腋下部斜縱筋根數不大于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根數n 的n-1(且不少于2根),并對稱插空放置,具體設置應以設計要求為準。
9、洞口鋼筋安裝構造——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洞口尺寸≥200mm時,洞口設附加筋,構造加筋、預埋件、電器線管、線盒、預應力筋及其配件等,位置準確,綁扎牢固,需焊接固定部位,不準咬傷受力鋼筋。安裝電盒時,盡量不切斷鋼筋,電盒焊在附加的鋼筋上,安裝牢固,不得焊在主筋上,且附加鋼筋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應綁扎在主筋上。
10、板上洞口鋼筋——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洞口尺寸≥300mm時,鋼筋繞過洞口,洞口尺寸> 300mm時,洞口設附加筋。
11、穿梁管洞加強筋——鋼筋安裝構造要求
工藝說明:
當在基礎承臺梁上開洞時洞口尺寸D≥h/5,連續開洞凈距﹥4D;當在框架梁上開洞時洞口尺寸D≤h/5,且≤150mm,連續開洞凈距﹥3D。
12、梁柱(墻)鋼筋放置順序——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當梁與柱或墻側平時,梁該側主筋置于柱或墻豎向縱筋之內。
13、主次梁鋼筋放置順序——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框架結構中,次梁上下主筋置于主梁上下主筋之上,框架連梁的上下主筋置于框架主梁的上下主筋之上。
14、主次梁鋼筋放置順序(基礎鋼筋倒蓋式做法)——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基礎鋼筋,次梁上部主筋置于主梁上部主筋之下,板筋上層筋置于基礎梁上部主筋之下。
15、底板(頂板)鋼筋放置順序——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兩向鋼筋交叉時,基礎底板及樓板短跨方向上部主筋宜放置于長跨方向主筋之上,短跨方向下部主筋置于長跨方向主筋之下。
16、搭接范圍內三點綁扎——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每根鋼筋在搭接長度內必須采用三點綁扎。用雙絲綁扎搭接鋼筋兩端頭30mm處,中間綁扎一道,且過三道豎向筋。
17、搭接范圍內通過三根筋——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墻體豎向鋼筋搭接范圍必須保證有三道水平筋通過,墻體水平鋼筋搭接范圍內必須保證有三道豎向筋通過。
18、剪力墻水平筋交錯搭接——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墻體水平鋼筋搭接接頭錯開間距應≥500mm,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應相互錯開50%。
19、剪力墻豎向筋接頭錯開——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剪力墻同排內相鄰兩根豎向筋接頭應相互錯開,不同排相鄰兩根豎向筋接頭也應相互錯開。搭接接頭錯開500mm,機械連接接頭錯開35d。注意搭接接頭的長度除應滿足1.2laE外,還應滿足搭接范圍內通過三根水平筋。
20、箍筋安裝——鋼筋綁扎
主筋必須在箍筋彎折處接觸緊密。搭接部位應制作雙主筋箍筋,箍筋彎鉤應將兩根主筋全部鉤住。
21、梁柱(墻)鋼筋放置順序——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連梁箍筋應有1根在暗柱內,且距暗柱邊50mm(頂層連梁在暗柱范圍內箍筋應滿布)。
22、定位箍筋框——鋼筋綁扎
工藝說明:
框架柱模板上口設置定位箍筋框,用于控制鋼筋位移,定位箍分內控式和外控式兩種,置于柱頂的定位箍可周轉使用。
23、箍筋錯開套筒位置——鋼筋連接
工藝說明:
綁扎柱、墻箍筋或水平鋼筋時,應錯開直螺紋套筒位置,如果錯不開,對應將箍筋或水平鋼筋直徑變小一個規格(局部加密,但總斷面不能減小)進行代換,以保證此處保護層厚度。
注:若地下室柱鋼筋在柱外偏位時,可以不彎柱筋,將柱尺寸適當加大將柱筋包入砼內。
24、板筋成品保護——鋼筋成品保護
工藝說明:
頂板混凝土澆筑前,搭設操作馬道,嚴格控制負彎距筋被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