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色字頭上一把刀,過度沉迷美色的話,對自己的精神、意志和身體都沒有好處,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前半句“色是刮骨鋼刀”。
而人類在內的世間萬物,為了生息繁衍,又少不了陰陽交合之事。【當然,無性繁殖的生活不在討論范圍內】。如果過度禁欲,就會使得人口繁衍受到影響,久而久之,人越來越少,路也會因無人行走而變得荒蕪斷絕。故而又有了后半句“無色路斷人稀”。
據說蘇東坡與好友佛印郊游時,兩人突然詩興大發,便在墻上題詩【當然在公共場合肆意涂鴉是不文明行為,寶寶們不要模仿】:
佛印先是在墻上寫了幾行打油詩:
酒色財氣四堵墻,
人人都往墻里藏。
誰能跳出墻垛外,
不活百歲也壽長。
出家人佛印對于酒色財氣自然是看淡的,而題此四句詩,多少也有暗諷蘇東坡之意。然而,大文豪蘇東坡似乎并不太贊同佛印的世界觀,因而隨手應和了四句,作為回應:
飲酒不醉方為高,
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
和氣忍讓氣自消。
相對于佛印的“禁欲主義”,蘇東坡的人生態度或許更容易令我們接受。畢竟,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真的很難像佛印那樣斷絕七情六欲,同時又不愿承認自己屬于酒色之徒。只是,真要能對酒、色、財、氣掌控適當,倒也實屬不易。
大文豪、政治家王安石從國計民生的角度,從人對酒色財氣予以了評述,他認為:
世上無酒不成禮,
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奮發,
國有朝氣方生機。
在王安石看來,酒是與禮密切相關的,色是百姓生息繁衍的途徑,財可以激發人民的進取心,而國家更是需要有朝氣才能獲得生機。
見到王安石的詩句,神宗也詩興大發,也提筆應和道: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是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反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要說這神宗倒也精明,他深知王安石的境界無法超越,索性整了一大段,算是做了個總結。不過,神宗說來說去,倒也沒能有什么別出心裁的內容。而這段故事也就算是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