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相傳為伏羲所創,其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從而得到八個宇宙間大的物象,根據方位進行排列,形成八卦圖,故又稱伏羲八卦。《易經·系辭下》有較為詳細地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說的就是伏羲創造八卦的過程。如下圖:
先天八卦圖
《說卦傳》中“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講的就是先天八卦定位的問題。即乾與坤相對,艮與兌相對,震與巽相對,坎與離相對。
在實際預測中,先天八卦多用其數,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其位在易學應用的龐大體系中也時有應用,故也當熟記。
從先天八卦圖來看,相對應的兩個卦恰是陰陽相應的:乾對坤,乾為父,坤為母;震對應巽,震為長子,巽為長女;坎對應離,坎為中子,離為中女;艮對應兌,艮為小子,兌為小女。而且相對應的兩個卦數之和均為9。
圖的左側為1、2、3、4右側為5、6、7、8先天八卦數與現代醫學證明的胎兒在母腹中的生長順序是一致的:先生頭乾一,次生肺兌二,再生心離三,再生肝膽震四、巽五,再生腎坎六,再生腸胃艮七,最后生肌肉坤八。
先天八卦與四位八方也是相對應的,我們看八卦圖與我們現在看地圖的方向剛好是相反的,現在地圖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八卦方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如下圖:
先天八卦方位圖
這個方位圖其實與中國的實際是非常符合的。比如,西北多山,而西北方的艮卦就是象征山;東南多水流湖泊,而東南方的兌卦就是象征澤;西南多風,為巽卦;東北多雷為震卦;
后天八卦相傳為周文王所創,故又稱文王八卦,其卦位與先天八卦不同,見下圖:
在實際預測中,后天八卦多用其位。即離正南、坎正北、震正東、兌正西、乾西北、坤西南、巽東南、艮東北。后天八卦圖在實際應用中頻率更高,因“先天為體,后天為用。”后天八卦數即離九、坎一、震三、兌七、坤二、巽四、乾六、艮八,五在中央。后天八卦在風水等數術中較多用之,故亦當熟記。
后天八卦數初學者往往記不住,看似無規律,不妨可用如下口訣記之: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分析一下后天八卦圖讀者便可看到,相對的兩個卦數相加都為十,加上中間的五數,便成了在多類數術中使用頻率極高的九宮圖,即將一至九填入九個方塊中,使橫、豎、斜線相加都得15,實際上就是跟洛書的數是一樣的。如圖:
九宮圖
香港電視連續劇《射雕英雄傳》中英姑研究了20年也沒有研究明白,后來被黃蓉點破的也是這道題。
《說卦傳》中有“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占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講的就是生命的發展過程,起于震,止于艮,也正是后天八卦位的一周。后天圖是從四時的推移,萬物的生長收藏得出的規律。 從《周易·說卦傳》中可以看出,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轉換點就表現在四正四隅的八節上。
在納甲實際預測中,這個圖是最常用的,必須能夠熟練的運用。
說到八卦,就離不開河圖與洛書。河洛理數是占卦術數與中國各大風水流派的基礎,下面的章節里我們會簡單介紹河圖與洛書以及里面蘊含的理數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