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天眼珠滴溜溜的直轉,有的人又是深沉思考,這類大腦不停的在想事情的人,思考過度,在中醫叫做“思慮過度”。
中醫認為憂、思、惱、怒皆傷脾,但思對脾的影響最大。人可以有情緒變化,但“過之有害”!思慮過度對人的健康是有影響的。脾為后天之本,氣血運化的樞紐,脾虛則會導致泄瀉,嘔吐,出血,消瘦,肥胖等各種疾病。
中醫理論中,過度的情志對不同的臟腑有影響:
思
思傷脾,心事繁多,或集中精力去思考問題會引起思慮過度,精神就會受到影響,會導致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疾病;脾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后天之本被消耗,影響身體健康。
喜
喜傷心,過的的喜悅會導致心氣渙散,西醫認為心跳加快易致眩暈,嚴重者會昏厥。冠心病患者還會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典型事例為古代范進中舉。在多次落榜后,終于考取功名,喜悅過度,導致心神渙散,變得神志不清。
怒
怒傷肝,大怒傷肝,使肝氣過度生發,肝旺乘脾,會抑制脾胃的功能。西醫認為怒火中燒容易讓人精神緊張,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形成消化化潰瘍。生氣會導致血壓升高而誘發冠心病猝死,這在生活中也是常見的。甚至在電視劇中這個狗血的劇情也是一次次的出現。雖然夸大了事實,但也有依據。
憂
憂傷肺,情緒低落,憂傷不舒,郁結于肺部,損傷肺氣。在五行中,脾為肺之母。肺氣郁結也會影響到脾胃功能。
恐
恐傷腎,有一些人總是“膽小”,怕這怕那,夜晚會感到恐懼,其實是腎氣虛,腎陽不足,氣血虧虛。有的人突然受驚會呆在那里,其實是因為過度驚恐耗傷腎氣,心氣逆亂、心血受損、導致心神無所倚。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補脾的食物,食補勝藥補!
1.香菇
此香菇非彼香菇。咱們說的香菇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等諸多美稱,是藥膳中重要而頗受稱贊的成員。
香菇性味甘、平,歸肝、胃經。有益氣滋陰、養胃潤肺、治風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氣血虧虛、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癥。《本草求真》稱“香菇,食中佳品……能益胃助食”。《本草綱目》稱“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
2.薏苡仁
一說起補脾的食物,薏苡仁可是當仁不讓的。人稱“天下第一米”, 既是食品又是藥品。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可入脾、腎、肺經。可治療脾虛泄瀉、筋脈痙攣、風濕痹痛、水腫、胸腹腔積液、小便不利、肺癰、腸癰,對肺部感染、化膿性闌尾炎有輔助治療作用。可謂是作用多多,療效多多。《本草綱目》稱“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薏苡仁雖寒而不傷胃,健脾而不滋膩,是食療藥膳中健脾胃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言道:心中豁然。希望大家也可以加簡單單生活,不要想這想那,徒添煩惱,還影響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