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異常,致使血尿酸升高所引發的疾病。隨著血尿酸濃度的不斷升高,血尿酸最終會形成尿酸鹽結晶體,沉淀積聚在人體的關節和腎臟等部位,引發疼痛等炎癥反應。
應該說,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前傳”,一般情況下,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16mol/L,女性高于357mol/L,就稱為高尿酸血癥。多數人即使患了高尿酸血癥也不會發展成痛風,因此高尿酸血癥并不等同于痛風。但是,血尿酸水平越高,未來發展為痛風的幾率也越高。
痛風飲食堅持“三多三少”
痛風的產生,80%為內在原因,飲食等外部因素只占20%。有些痛風患者一味拒絕牛奶、還帶等食物,這是因噎廢食。患者日常在采取有效藥物治療、定期體檢同時,還需要合理飲食,減少嘌呤攝入。痛風病人飲食上要堅持“三多三少”。
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風患者要多喝白開水,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多喝水可稀釋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而湯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
2.多吃堿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痛風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異常,如果過多吃酸性食品會加重病情。多吃堿性食物能幫助補充鉀、鈉、氯離子,維持酸堿平衡。
3.多吃蔬菜少吃飯
多吃菜有利減少嘌呤攝入量,增加維生素C,增加纖維素。少吃飯有利于控制熱量攝入,限制體重,減肥降脂。
一是抗痛風發作藥,這類藥有吲哚美辛和秋水仙堿片。吲哚美辛具有輕度的排尿酸作用,能消除痛風發作時引起的疼痛,常用于痛風發作所引起的骨關節癥。患者在服用此類藥物時要整片吞服,但胃潰瘍、癲癇、精神病患者禁止服用此藥。此類藥品不宜長期服用。秋水仙堿片的毒副作用較大,目前只限于急性痛風發作期。
二想要獲取更多相關疾病信息,可在應用市場搜索“陽光健康學堂”,進行下載安裝,隨時獲取更多疾病科普知識是尿酸排泄劑,包括丙磺舒、苯溴馬隆等。這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增加尿酸鹽的排泄,從而降低血中尿酸鹽的濃度,防止尿酸鹽結晶的生成,亦可促進已形成的尿酸鹽溶解。該類藥無抗炎鎮痛作用,一般用于慢性痛風的治療。
三是尿酸合成阻斷劑,別嘌呤醇屬于這類藥。此類藥主要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阻止體內次黃嘌呤和黃嘌呤代謝為尿酸,從而減少尿酸的生成,可用于原發性、繼發性和慢性痛風病的治療。它不能控制痛風發作時的急性炎癥,且必須在痛風的急性期消失后兩周左右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