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我知道許多人肯定不以為然,因為那天單位組織看電視《焦裕祿》的時候,我坐在最后邊清清楚楚地看到,多半人眼睛沒在影幕上過,他們正在利用這個時間抄寫規(guī)定的學習筆記。但我表達的是我自己的感覺,跟別人然不然沒有多大關聯。當然,你也可能以為我是在說空話大話,說得高高在上。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他們代表的正是每個時代都需要的精神、每個社會都需要的人。
話說把《史記》翻到《管晏列傳第二》,讀到司馬遷筆下的管仲做了齊國相國掌管齊國正事之后,由于齊國小,又在東海邊兒上,所以就主導發(fā)展工商業(yè),賺取錢財,以使國家富足,軍力強大(以強大自己為目標,不搞運動權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找到了一條正確的發(fā)展道路,這對戰(zhàn)國時代的國家發(fā)展太重要了。當時許多國家之所以發(fā)展不好,原因不是爭權內斗,就是天天與外國打仗,搶奪土地)。并且“與俗同好惡(和人民的好惡相一致)。”他在著名的《管子》里總結道:“倉稟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所以他的政論平易而又容易施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人民所需要的,就替他興辦;人民所不愿意的,就廢置而不實行)。”他還在《管子》中講:“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知道給與就是獲取,是為政的法寶)。”
這就讓人很容易理解為什么齊國在桓公的時代能稱霸天下,并且在管仲之后相當長的時間里還能在諸候間稱強了。因為齊國國君選用了一個好的領導干部,施行了讓老百姓相信、老百姓高興、老百姓獲得利益、國家也因此兵強馬壯的政策,這樣能使民富國強的好政策,就是管仲死了之后也沒有理由不繼續(xù)執(zhí)行,所以才有了這個好的結果。
管仲是2300多年前的歷史人物了。之前我是無法想出在那個封建得不能再封建的社會里,還有人產生這樣的思想、這樣的人物。他們的思想在今天看來是什么?那就是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f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彼時的管仲相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現代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不是嗎?你看管仲在制定政策時候所想的,那一樣不是從人民的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fā)?“與俗同好惡”,簡單的幾個字,不就是現在共產黨員應當實行的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嗎?一切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f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工作成果的根本標準,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焦裕祿同志也是“與俗同好惡”的典型。面對有的干部詰問,所做的工作先要讓上級領導滿意的時候他說,人民群眾滿意和黨組織滿意是一致的,人民滿意的,黨肯定是滿意的,因為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心里裝著群眾,才能做好黨交給的工作。“從來只想著群眾,唯一沒有想過他自己”,當然是焦裕祿同志作為共產黨人比管仲更高大的地方。但是對于一個2000多年前的歷史人物,我們還能苛求他什么呢!
說到“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這幾句話,你不感覺它簡真就是古典版的黨章、準則,同焦裕祿同志一直實行著的原則相一致嗎?焦裕祿在蘭考縣一共才工作了一年零個月,但在我看來,他比一些人干一輩子留下的遺產都多。最主要的就是,他給這里留下了一種精神,他給這里留下了改天換地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希望,他給所有共產黨人留下了好的政風,讓所有干部知道做官為了什么,做官要做什么,做官怎么做事情。“與俗同好惡”,應當是所有做官的人都應當具備的基本品格。
管仲作為一個奔走在各國的“打工”者,追求的最高標準還是實現好自己的人生價值。我看不出2300多年前的管仲有誰給他上政治課,有誰給他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而他行政中體現出來的民本思想,卻是非常豐富而又全面的。我想,他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時候,一定有一個基本的理念,那就是做好群眾工作,通過服務群眾讓國家富強人民團結有尊嚴,這個國家才有希望;而人民好,國家好,自己才能好,自己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體現,自己的家人才能過上讓別人羨慕的好日子。現在看來,他是完全實現理想了。
當然,焦裕祿首先是位共產黨員,黨的縣委書記,而且人類社會進化發(fā)展了幾千年,今人自然不可與古人同日而語。但是,歷史的珍貴處,就在于它過上若干年的重演,一些精辟思想的發(fā)揚光大、千年不朽。我不知道焦書記在那么艱苦的條件、那么繁重的工作中有沒有時間讀到過《史記》管仲的史實和思想,但我明明看到,他們在做官為政中認識上的高度契合一致,他們都是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需放在最高位置上,所以才有了不朽,才有了被人民代代崇敬。
從戰(zhàn)國時期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管仲到焦裕祿,貫穿的一條紅線讓我們看得明白:但凡為人民做出過貢獻、為老百姓做過好事的人,都一定會被牢牢記住。《史記》是這樣表現了,將來的歷史,也一定會這樣記敘的。
我們還是要相信,歷史終究是由“俗(人民)”書寫的。
2014年3月22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