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財報呢?財報其實就是財務報表的簡稱,它是衡量一個公司盈利情況、競爭實力和未來發展前景的重要參考物,也是我們在投資股票時必須要參照的標準。
一說到股票很多人就要問了:有那么多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理財產品,我們為什么非要選擇有風險的股票呢?為什么要學習財報,它和投資又有什么關系?聽說讀懂財報很難,我們初學者也需要學習這么深奧的知識嗎?
今天我們就以下從三個方面來回答上面的問題,分別是:
第一,為什么要投資股票?以及財報與股票的關系;
第二,如何讀懂財報的核心報表;
第三,為什么說財報如此重要,它與我們個人的發展有什關系。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圖,
這是美國在200年間,各個資產的漲幅。其中黃金由最初的1美元漲到了1.95美元,漲幅1.95倍;債券由1美元漲到了1083美元,漲幅1083倍;而股票從1美元漲到了755163美元,也就是漲了755163倍。
這是國外的數據,國內數據是,從1991 年到2018年,中國的上證指數(股票指數)增長了31倍多,年化收益率超過了15%。
所以,作為長期品種,股票具有很強的投資價值,是非常優秀的資產,股市也是非常超值的儲蓄罐。為什么這么說?不僅僅是因為股票的升值空間大,還是因為股票的背后是公司,是人類文明成果最直接的展現,只要人類文明還繼續發展,人類創造的財富,就會不斷積累,而這些財富最重要的載體,就是公司。
所以說,如果一個普通人一生都不投資股票,那他就錯過了人類文明進步帶來的財富福利!而投資股票,說白了就是對市場進行估值,找到正確的入場時機,然后通過各種方法找到能賺錢的好公司,建立一組能為我們賺錢的好股票,就能享受公司分紅和盈利帶來的股價上漲啦。
那么如何找到一個能給我們帶來分紅,而且還會持續升值的好公司呢?你需要學會看財報。
投資股票的第一步,不是看K線;不是看哪支股票便宜;也不是聽別人推薦哪支股票有潛力,而是要通過閱讀公司的財報分析這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通過財務報表,我們了解一家公司的經營情況,評價這家公司的發展狀況,在財報的眾多指標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及衡量這支股票的投資價值。
財務報表包含3大報表,分別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體現了這個公司的資產與負債情況;利潤表體現了這家公司的盈利狀況;現金流量表體現了這家公司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需要說明的是資產負債表就是三表的核心。
大家先看一下這兩家公司2018年的資產負債表中的幾個科目,分析一下哪家公司更好?
這個報表中有幾個科目,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呢?我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應收。指的是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也就是說貨已經被客戶拉走了,收不到錢。
例如,金螳螂是一家裝修的公司,你是老板,承包了一個大酒店的裝修項目,你前期墊款給客戶裝修完了,卻要壓你工程款,你沒辦法,應該收的錢卻收不回來。
其次,預付。指的是預付款項。錢已經給供應商啦,但是貨還沒收到。
例如,你是金螳螂的老板,想生產一批家具,從木材公司拿進一批原材料,但是你必須先付錢才給你貨,你不得不占用大量的資金,先付錢訂貨。
而應付指:【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簡單來說指應該付給供應商而沒有付的錢,就是欠了別人的錢。
預收指:【預收款項】,還沒給經銷商產品而提前收到經銷商的錢,就是先收了別人的錢
簡單點來說,“應收+預付”就是別人占用我們的錢,拿著我們的錢沒還,占用了我們的資源。而“應付+預收”的意思就是我們占用了別人的錢,利用別人的資源來辦自己的事。
那么我們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更具發展潛力呢?我們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預付”和“應付+預收”之間的關系來判斷,這兩個指標直接指向的就是一個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安全性”。
首先我們來講“競爭力”。
我們通過 應付預收【減去】應收預付,得出的金額越大,說明公司的競爭力越強。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應付預收”就相當于公司無償占用上下游企業的資金,下游企業為公司提供了無息貸款。這個金額越大說明公司的競爭力越強。
而“應收預付”就相當于被上下游企業無償占用公司的資金。這個金額越大,說明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的依附性越強,公司的競爭力越弱。
其次我們來講【安全性】
講安全性就不得不提另一個指標“負債率”=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X100%。
如果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大于70%,那么這家公司的償債風險就比較大,如果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大于40%那就說明它幾乎沒有償債風險。
根據以上的評判標準,我們結合上面的圖片來分析一下海天味業和金螳螂哪個更值得投資。
海天味業:應付預收-應收預付=39.82-0.195=39.625,資產負債率為31%
金螳螂:應付預收-應收預付=157.9-189.32=-31.42,資產負債率59%
從計算結果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無論是競爭實力還是資產負債率,海天都要比金螳螂好。所以金螳螂更值得投資。
根據我們上面講到的這兩個點,就可以淘汰一部分那些你們自以為是好公司,但實際卻是不入流的“壞公司”,但是不是還不能直接用來選股,因為財報肯定不只這兩個指標,選擇一家好企業肯定也不止這兩個指標。
其實讀財報一共有23個步驟,以后我們會仔細講其他的步驟。如果按照我們講的內容一步步來,你會發現分析財報并不難。
最重要的是,我們除了可以利用財報分析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還可以在以后跳槽的時候,先通過財務報表看一下這家公司是不是一家好公司,可以通過分析一個領頭企業的財務報表來看這個行業是否具有發展潛力,甚至于通過分析個人“財務報表”衡量個人資產狀況,分析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前途。
通過財務報表,我們不但能夠了解一個人,一個家庭現在的財務狀況,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可以預見到一個人,一個家庭未來的財務狀況。那么,如何通過財務報表看一個人是否“有前途”呢?我們可以通過資產的類型來分析。
資產分成3種:分別是生錢資產、耗錢資產和其他資產。那么有資產的人一定是富人嗎?并不是,有資產的人也可以分為中產和富人,那什么是富人?什么又是中產呢?我們可以對他們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
富人財務報表中“生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大于80%,而中產階級的財務報表中“生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小于80%。之所以形成中產與富人的區別,原因就在于財務報表的結構不同。
由于中產階級缺乏財務知識,不知道“耗錢資產”、“其他資產”和“生錢資產”之間的區別,所以他們資產中的“耗錢資產”規模占比很大,現金流出也很多。經濟繁榮的時候,“中產”的財務風險不大,但是一旦經濟蕭條,“中產”將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而富人由于擅于區分“耗錢資產”、“其他資產”和“生錢資產”,更擅長創造“生錢資產”,所以他們會保持“生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大于80%,這樣他們就可以持續的保持成功并變得越來越富有。
當然,如果“中產”調整資產結構,讓“生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達到80%以上,中產也能比較容易實現財務自由。
其實無產、中產、富人也是可以通過掌握理財技能相互轉換的。無產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理財技能就能變成中產。中產遇到經濟危機,因為缺乏理財技能,持有大量耗錢資產也可能變成無產。而無產和中產如果掌握了足夠的理財技能,升級了思維觀念,調整了資產結構,優化了財務報表也能變成富人。
【重點總結】
好,以上就是我們本節課的內容,現在我來為你總結一下重點:
首先我們講了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財報?因為看懂財報是投資股票必備的理財技能,而股票又是所有理財工具中最有價值的一個,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財報。
其次,我們講了什么是財報,以及如何通過資產負債表來分析財報。
最后我們講了財報與命運的關系,通過財務報表,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人現在以及未來的財務狀況,只要我們“生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大于80%。那么距離財務自由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