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上海。
除了可以吃遍全國,
還可以坐擁世界各國美食。
而我,
一名資深吃貨,
整理出了開在上海的
中國八大菜系代表性餐館,
就等周末跟小姐妹一一打卡了!
魯菜
魯菜起源于山東的齊魯風味,
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
唯一的自發型菜系,
(川、粵等屬于影響型菜系)
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
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
也是中國影響最大的宮廷菜系,
中國四大菜系之首。
初次想嘗試魯菜選了這家,
還是因為它的名字,
后來嘗過味道便覺非同一般,
“老山東”作為魯菜的代表,
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老山東幾乎囊括了所有地道的山東菜,
老醋蟄頭、蔥燒海參、九轉大腸、
醬燜野生龍利魚、全蝎爬雪山、爆炒澳龍、
德州扒雞、油淋鳥貝……
讓顧客在品嘗美味的同時,
也感受到了濃濃的齊魯文化。
老醋蟄頭
入口酸中帶甜、甜中帶香,
頭大肉厚,口感脆爽。
海蜇是專從山東省黃河口的渤海灣運送過來的,
做菜時只選用海蜇的頭部,
這家的海蜇一年可以被吃掉
500多桶!一萬多斤!
而且據說其中還用了三種醋,
口味十分獨特。
聽我的,
蔥燒海參這個地道的山東菜一定要嘗,
他家海參發的好,
肉質肥美多肉刺,彈性十足。
海參清鮮,蔥段香濃,
營養豐富,滋肺補腎。
老山東的海參是取自自己的海參基地,
保留了最珍貴的海參筋,
海參筋可是有生命細胞再生功效的哦。
道家有“九轉仙丹”,
不知道吃這九轉大腸
是不是也有吃了“九轉仙丹”之感。
大腸盛入盤中紅潤透亮,
肥而不膩,香嫩有嚼勁。
其他的就不細說啦,
反正就是好吃,
嘴饞的親自去嘗吧,
決!不!踩!雷!
粵菜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
三種風味各具特色,
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
由于廣東海外華僑數量占全國六成,
因此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
之前聽朋友說,
長寧龍之夢那家點都德,
每天都排好長的隊,
還是一家廣州老字號茶樓。
而我,
一個愛湊熱鬧的姑娘,
哪里人多我就要去哪吃,
但吃過之后才發現,
真的不枉我排那么長的隊啊!
金沙海蝦紅米腸是店里招牌,
一口下去又糯又脆又香,
還有飽滿的蝦肉在嘴里彈開。
金牌蝦餃皇里面整整有三顆大蝦仁,
蝦仁又嫩又彈,
絕對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蝦餃皇。
沙茶金錢肚吃起來口感比較嫩,
有一定的韌性,
肚十分入味,
沙茶醬的味道比較適度,
甜味和辣味剛剛好。
荔灣艇仔粥里面有
豬肚、蝦仁、豬皮、蛋皮、油條和花生,
料很足很鮮,
絕不是吃完口干的那種。
喜歡粵菜的朋友應該都去過這家,
你的必點是什么?
閩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稱,
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礎上,
尤以“香”、“味”見長,
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特色,
以及湯路廣泛的特點,
在烹壇園地中獨具一席。
有個福建的朋友說,
在上海沒吃到過正宗的閩菜,
小編沒去過福建,
也不知道正宗的是什么味兒呀,
不過我覺得之前吃過的一家
叫榮先生的閩菜館還不錯。
地道白灼小管又鮮又嫩,
用的是東山紅管,
蘸上調制的料汁,
味道真是嗲得很。
許多顧客只為了那一碗古法鮮黃花魚湯
一次又一次走進這家店,
湯的鮮美源自食材自然的鮮味,
也就是因為食材的新鮮,
才能燉得出如此奶白奶白的湯。
聽說福建人都是吃姜母鴨長大的,
地道的姜母鴨十分耗工夫,
入味全熟至少要一個半小時,
燜夠了味才能上桌,
肉質軟爛有嚼勁,
輕輕一咬就順利脫骨。
沙茶肉串是每個福建人都難以忘卻的味道,
他們家的沙茶肉串每份足足有20來串,
性價比極高!
肉串并沒有刷上沙茶醬,
而是將沙茶醬另盛在一個持續加熱的小杯盞里,
供食客自己蘸食,
非常貼心。
湘菜即湖南菜,
湘菜制作精細,用料上比較廣泛,
口味多變,品種繁多;
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
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鮮、軟嫩;
制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
在上海,
巡湘記一定是愛好湘菜者必吃的一家菜館,
而檢驗師傅做菜功力的,
一定是那一份經典的剁椒魚頭。
巡湘記的剁椒魚頭,
每年熱銷360000份,
是店中當之無愧的人氣王。
活水圈養的水庫魚頭,現點現殺,
自制的辣椒,鮮辣過癮。
山茶油炒土雞采用上乘的山茶油烹飪,
選用的雞一定保證是貨真價實的土雞,
而且廚師別出心裁地加入了蛤蜊,
配上獨特的開蓋儀式,
可謂是色香味俱全。
在餐廳里處處可見拿著小錘擂辣椒皮蛋的客人,
用炭火烤制過的湖南辣椒,
配上溏心皮蛋和茄子,
最后溏心皮蛋均勻的裹在辣椒和茄子上,
鮮、香、辣集于一體。
血鴨是湖南的傳統地方名菜,
新鮮的仔鴨裹上一層鴨血,
色澤紅潤誘人,
鴨肉焦脆爽口,
香味濃郁,油而不膩。
除了這些,
他們家的紅燒肉、辣椒炒肉、小炒黃牛肉等
都是獨一味,
小編光看圖片就覺得受不了啦!
今天先給大家介紹這些菜系,
剩下幾個菜系及推薦菜館
且聽下回揭曉,
你都喜歡吃什么菜快跟小編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