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蒜品種提純復壯

品種提純復壯


  大蒜蒜薹頂部的總苞中,除了氣生鱗莖外還著生許多小花,但小花的發育大多不正常,不能結種子,或者只結少數發育不正常、無生活力的種子。生產上長期采用蒜瓣進行無性繁殖,從蒜瓣到蒜瓣,不經過授粉受精產生種子的有性世代,則不能產生生活力強的后代,因而易導致品種退化。此外,不良的氣候條件和栽培技術,如高溫、干旱、強光、土壤瘠薄、肥料不足、高度密植、采薹過遲、采薹后植株倒伏、選種不嚴等,都可以引起蒜種退化。
  品種退化表現在:植株長勢減弱,病毒病嚴重,蒜頭和蒜瓣逐漸變小,產量逐年下降乃至喪失商品價值。很多大蒜產區的主栽品種,不同程度存在著品種退化問題,從而限制了大蒜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解決品種退化,實現品種提純復壯的主要途徑有以下4條。
  
(一)異地換種
  生產大蒜的名產區必定是具備某些品種生育最佳的氣候、土壤、地形、地勢條件及栽培技術的地區。許多大蒜產區都有每隔1~2年到名產區換種的習慣。例如,陜西省岐山縣蔡家坡、山東省蒼山縣、四川省彭縣及金堂縣、湖南省茶陵縣及隆回縣等,都有一些生產名優大蒜品種的地區,成為該省乃至外省的大蒜換種基地。這些換種基地的共同特點是:氣候溫和,地勢較高,土質疏松肥沃含腐殖質較多,排水良好。所以,大蒜換種的路線多為平原地區向丘陵低山區換種。從保持優良種性及提高經濟效益考慮,在最適生產區培育原種,由次適區繁殖大田用生產種,是大蒜產區比較合理的品種提純復壯體系。
  
(二)建立蒜種生產制度
  生產上沿用的留種方法是從生產田收獲的蒜頭中選留蒜種,一般不單獨設立種子田,因而不能按照種子田的要求去栽培管理。加上選種目標不夠明確、穩定,致使原品種的優良特征特性得不到保持和提高。進行品種提純復壯,必須建立完整的蒜種生產制度。它包括:確立選種目標、提純復壯繁殖原種及制定原種生產田技術措施。
  
1.確立選種目標
  各地都有適應本地區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并在某些方面有突出優點的名優大蒜品種,為了保持和不斷提高其優良種性,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應根據生產目的,確定本地區主栽品種和配套品種的選種目標。以生產蒜苗為主要目的的品種,其選種目標為:出苗早,苗期生長快,葉鞘粗而長,葉片寬而厚,質地柔嫩,株型直立,葉尖不干枯或輕微干枯。 以生產蒜薹為主要目的的品種,其選種目標為:抽薹早而整齊,蒜薹粗而長,纖維少,質地柔嫩,味香甜,耐貯運。以生產蒜頭為主要目的的品種,其選種目標為:蒜頭大而圓整,蒜瓣數符合原品種特征,瓣型整齊,無夾瓣,質地致密脆嫩,含水量低,粘稠度大,蒜味濃,耐貯運。因此,嚴格地講,蒜苗生產、蒜薹生產及蒜頭生產都應各自設立專門的種子田,從種子田的群體中,按各自的選種目標,連年進行田間選擇和室內選擇。
  
2.提純復壯繁殖原種
  最簡單的提純復壯方法是利用一次混合選擇法(簡稱一次混選法)。每年按照既定目標,從種子田中嚴格選優,去雜去劣;將入選植株的蒜頭混合在一起。播種前再將入選蒜頭中的蒜瓣按大小分級,將1級或2級蒜瓣作為大田生產用種。為了加強提純復壯效果,還應將第一次混選后的種瓣(混選系)與未經混選的原品種的種瓣(對照)分別播種在同一田塊的不同小區內,進行比較鑒定。如果混選系形態整齊一致并具備原品種的特征特性,而且產量顯著超過對照,在收獲時,經選優、去雜、去劣后得到的蒜頭就是該品種的原原種。如果達不到上述要求,則需要再進行一次混合選擇和比較鑒定。然后用原原種生產原種。由于大蒜的繁殖系數很低,一般為6~8。用原種直接繁殖的原種數量有限,可以將原種播種后,擴大繁殖為原種一代,利用原種一代繁殖生產用種。與此同時,繼續進行選優、去雜、去劣,繁殖原種二代。如此繼續生產原種,直至原種出現明顯退化現象時再更新原種。
 
 3.制定大蒜原種生產田技術措施
  大蒜原種生產田的栽培管理與一般生產田相比,有以下6方面的特殊要求:
  第一,選擇地勢較高、地下水位較低、土質為壤土的地段作為原種生產田。前茬最好是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第二,播種期較生產田推遲10~15天。遲播的蒜頭雖較早播者稍小,但蒜瓣數適中,瓣形較整齊,可用作種瓣的比例較高。 
  第三,選擇中等大小的蒜瓣作種瓣。過大的種瓣容易發生外層型二次生長;過小的種瓣生產的蒜頭小,蒜瓣少,有時還會發生內層型二次生長。二者都導致種瓣數量減少,質量下降。 
  第四,適當稀植。蒜頭大的中、晚熟品種,行距20~23厘米,株距15厘米左右。蒜頭小的卓熟品種,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10厘米左右。原種生產田如種植過密,則蒜頭變小,蒜瓣平均單重,下降,小蒜瓣比例增多;可用作種瓣的蒜瓣數量減少。 
  第五,早抽蒜薹,改進采薹技術。當蒜薹伸出葉鞘口,上部微現彎曲時,采取抽薹法抽出蒜薹,盡量不破壞葉片,使抽薹后葉片能比較長時期地保持綠色,繼續為蒜頭的肥大提供營養。
  第六,選優、去雜、去劣工作應在原種生產田中陸續分期進行。一般在幼苗期、抽薹期、蒜頭收獲期、貯藏期及播種前各進行1次。根據生產目的,各時期的選優標準要明確、穩定。
  
(三)氣生鱗莖繁殖
  
1.氣生鱗莖繁殖的優點
  大蒜用蒜瓣作繁殖材料時,1個蒜頭中經挑選后可用于播種的蒜瓣不過6~8瓣(蒜瓣多的品種多一些),也就是說,繁殖系數一般為6~8,所以單位面積的用種量很大,使生產成本增大。當大面積生產時往往因蒜種不足而四處購種,造成品種混雜,蒜種質量差,產量和品質下降。另外,長期用蒜瓣繁殖時,病毒病代代相傳,使蒜種退化。
  用氣生鱗莖繁殖的優點表現在:
  (1)提高繁殖系數
  一株大蒜上氣生鱗莖的數目,不同品種間有很大差異。據觀察,少者僅7粒,多者達280粒;平均單粒重,輕者僅0.01克,重者達1.43克。除了一些氣生鱗莖數太少及太多(單粒重太小)的品種外,用氣生鱗莖繁殖肯定可提高繁殖系數,至于提高的幅度,品種間有較大的差異。
  (2)后代生長勢強
  用氣生鱗莖繁殖的后代,生長勢強,抗病性增強,增產效果顯著,蒜頭商品率提高。
  2.氣生鱗莖繁殖技術
  (1)品種選擇
  不是任何品種都適宜用氣生鱗莖繁殖。氣生鱗莖僅有數粒的品種,繁殖系數難以提高。氣生鱗莖數目雖多,但個體太小的品種,培養成大的分瓣蒜頭需要的年限較長。一般可選擇單株空中鱗莖數20~30粒、平均單粒重在0.3克以上的品種。少數粒數雖多,但平均單粒重較大的品種如彭縣晚熟,也可以選用。
  (2)培育氣生鱗莖
  根據大田種植面積所需的蒜種數量及所用品種的空中鱗莖數和大小,建立一定面積的氣生鱗莖培育圃,施足基肥。頭一年在生產田中選擇具有原品種典型性狀的單株,采用一次混合選擇法收獲蒜頭,從中選擇一、二級蒜瓣作為培育氣生鱗莖的種瓣。播期較一般生產田提早10~15天,適當稀植。
  當蒜薹總苞 初露出葉鞘口后,加強肥、水管理,促進蒜薹生長和氣生鱗莖的膨大。當蒜薹伸出葉鞘,總苞膨大后,將總苞撕破并摘除小花,使營養更多地集中到氣生鱗莖中。待氣生鱗莖的外皮變枯黃、已充分成熟時,帶蒜頭挖出。氣生鱗莖的收獲期一般比蒜頭收獲期晚10~15天。收獲過早,氣生鱗莖未充分成熟,播種后出苗率低;收獲過晚,地下的蒜頭易散瓣,使蒜頭產量和質量降低,而且,氣生鱗莖易脫落,不便管理。
  挖蒜后,將符合原品種特征及選種目標的植株選出,連蒜頭捆成小捆,放在陰涼處晾干,然后將總苞剪下,貯藏在干燥、通風處。
  (3)培育原原種
  氣生鱗莖播種后形成的蒜頭,稱為氣生鱗莖一代,可作為原原種。一般認為,氣生鱗莖一代多為獨頭蒜,將獨頭蒜播種后才產生分瓣、抽薹的蒜頭,所以,用氣生鱗莖作繁殖材料比直接用蒜瓣作繁殖材料要多花1年的時間。實際上氣生鱗莖的大小與分瓣和抽薹的關系很密切,用氣生鱗莖生產出來的蒜頭不一定都是獨頭蒜。據以蒼山大蒜的氣生鱗莖所作的試驗表明:單粒重超過0.5克的氣生鱗莖,當種植密度為每667平方米10萬粒時,氣生鱗莖一代的有薹分瓣蒜占88.3%,無薹分瓣蒜占5%,獨頭蒜占6.7%;單粒重小于0.3的氣生鱗莖,當每667平方米種植密度為20萬粒時,氣生鱗莖一代的有薹分瓣蒜為0%,無薹分瓣蒜占35%,獨頭蒜占65%;當然,品種不同時,氣生鱗莖大小與抽薹和分瓣的關系不一定都是這樣,所以事先要作這方面的田間試驗,根據試驗結果確定某品種氣生鱗莖大小的分級標準。
  播種前將總苞內的氣生鱗莖搓散脫粒,按大小分為2~3級。將獨頭蒜形成百分率最低、分瓣蒜形成百分率最高的大粒氣生鱗莖定為1級,作為培養氣生鱗莖一代的蒜種;將獨頭蒜形成百分率最高的小粒氣生鱗莖定為2級或3級,作為生產獨頭蒜或進一步繁殖原種的蒜種;太小的氣生鱗莖使用價值不大,可淘汰。 
  原原種培育圃要選擇騰地早、土壤肥沃的地塊,施足基肥,精細整地。播種期較生產田提早10~15天,以加長越冬前幼苗的生長期。行距15厘米,株距5~6厘米,開溝后點播。播種后加強田問水、肥管理及中耕除草工作。冬前及早春返青后,追肥2~3次,每次施尿素15千克或氮磷鉀復合肥30千克,促進幼苗生長健壯,能在當年形成較大的、有蒜薹的分瓣蒜。蒜頭成熟后及時收獲,晾曬后將分瓣蒜和獨頭蒜分別扎捆或編辮存放。 
  (4)培育原種
  氣生鱗莖一代蒜種收獲后,在存放期間及播種前,嚴格進行選優、去雜、去劣工作,將選出的種瓣按每667平方米3萬~4萬株的密度播種,所生產的蒜頭為氣生鱗莖二代,也就是原種。如果所生產的原種數量充足,可將其中一部分用作繁殖生產用種,另一部分用于生產原種一代;如果當年生產的原種數量不足,可全部用于生產原種一代,再由原種一代生產原種二代及繁殖生產用種。一般繁殖到原種四代時,復壯效果已不大顯著,所以最好每隔2~3年用同樣方法對原種進行一次復壯。以上是指兼顧品種提純復壯和提高繁殖系數雙重目的時的氣生鱗莖繁殖程序。如果栽培面積較小,而且主要是為了提高繁殖系數,可以每年劃出一定面積作為氣生鱗莖培育圃,便能解決蒜種自給自足問題。
  氣生鱗莖繁殖雖然有它的優點,但目前在生產上尚未得到廣泛應用。究其原因不外是3個方面:一是,不如異地換種簡便、快捷;二是,留氣生鱗莖的植株沒有蒜薹產量,當年收入減少;三是,留氣生鱗莖的植株,蒜頭產量也受影響。但從品種提純復壯及提高繁殖系數所產生的長遠效益看,利用氣生鱗莖仍不失為一項有效措施。
  
(四)脫毒苗繁殖
  大蒜感染病毒病是引起種性退化的主要原因。國內主要大蒜產區,病毒病嚴重時,發病株率幾乎達到100%。由于大蒜是無性繁殖植物,連年利用蒜瓣繁殖,使病毒病逐年積累并代代相傳,致使種性退化,產量和品質逐年下降。
  目前國內外普遍認為,將蒜瓣內幼芽的莖尖分生組織,切取0.1~0.2毫米,經植物組織培養獲得的脫毒苗,是解決大蒜品種退化、提高大蒜產量和質量的有效途徑。這是因為,在感染病毒病的植株體內,病毒的分布不均勻,一般在生長點部位(莖尖分生組織)不帶毒,所以用莖尖分生組織進行組織培養,可以繁殖出脫毒苗(或稱無毒苗)。由脫毒苗產生的小鱗莖(稱當代或零代鱗莖)個體小,產量低,但由當代鱗莖繁殖的一代、二代及三代鱗莖,產量迅速增長。據試驗,蒼山大蒜由當代鱗莖繁殖的一代無性系鱗莖,產量較未脫毒的增加23%~35.7%,二代鱗莖增產39%~79%,三代鱗莖增產54%~114%;脫毒大蒜的蒜薹較未脫毒蒜的蒜薹粗而長,二代及三代鱗莖的單薹重增加1倍多,長度增加22%~64%。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初即開始研究大蒜的脫毒技術,取得了一些進展。山東省蒼山縣科委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進行脫毒技術大田生產應用研究,已基本解決了實驗室大蒜莖尖培養脫毒苗、溫室繁育脫毒母種、網室擴大繁育脫毒原種及種子田繁育生產用種的一系列技術措施。
 
 1.脫毒苗培養
  (1)打破休眠
  將剛采收的新鮮鱗莖置于5~10℃溫度下25~30天,以打破休眠,便于及早進行莖尖培養。
  (2)預脫毒
  將打破休眠后的鱗莖置于36~38℃溫度下30天左右,使病毒鈍化,可提高脫毒率,產生較多的健康苗。
  (3)表面消毒
  將蒜瓣皮剝掉后,放在2%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15分鐘,用無菌水沖洗數次,再投入75%酒精中浸泡20秒鐘,取出后在酒精燈上燒一下,在超凈工作臺內的解剖鏡下,切取長0.5~1毫米的莖尖。
  (4)誘導生芽
  培養基用B5+6—芐基嘌呤3毫克/升+萘乙酸0.1毫克/升配制而成,分裝在若干個三角瓶內,在121℃溫度下,高壓滅菌15~20分鐘,冷切后備用。將切下的莖尖立即接種到培養基上,密封瓶口后,置光照培養箱或組培室內的培養架上。培養條件為:日光燈人工光源2500~3000勒(克斯)16小時,暗期8小時,溫度23~25℃時,暗期8小時,溫度23~25℃。 
  (5)誘導生根
  當幼苗長到2~3厘米高時轉接到B5+萘乙酸0.053毫克/升的誘導生根培養基上,在同樣的培養條件下培養,使幼苗基部生根。
  (6)移栽試管苗,繁育脫毒原原種
  將生根的脫毒苗移栽到裝有以蛭石為基質的塑料缽中,放在溫室中培養。移栽初期澆灌濃度為30%的B5溶液,成活后適當補充氮肥和鉀肥。初移栽時,由于幼苗柔嫩而且根系少,溫室內的溫度應控制在10~15℃,并在苗上部加蓋塑料薄膜保濕,減少水分蒸發,防止幼苗萎蔫。幼苗成活后揭掉薄膜,溫度逐步升高到25℃左右,促進幼苗生長。
  由于在進行莖尖培養時難以做到切取長度不超過0.1毫米的莖尖分生組織,所以脫毒率達不到100%,這就需要在繁育脫毒原原種時,就進行脫毒效果的檢測及未脫毒苗的淘汰工作。
  由于大蒜花葉病毒病是由多種病毒復合侵染所致,而用莖尖分生組織脫毒的效果,因病毒種類的不同而異,所以在檢測脫毒效果時,應當制備大蒜復合病毒抗血清,以常規酶聯夾心法檢測脫毒效果比較準確可靠。經檢測后,淘汰未脫毒株,對已脫毒株還要進一步作特征特性方面的觀察記載。
  幼苗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基部膨大形成小鱗莖,小鱗莖成熟后,地上部干枯,可收獲貯藏,這就是脫毒原原種,又稱當代或零代鱗莖。
  (7)網室擴大繁殖脫毒一代及二代原種
  蚜蟲是病毒傳播的主要媒介,為了防止脫毒原原種重新感染病毒,脫毒一代及二代原種的繁殖工作都要在網室中進行。網室內的土壤事先要消毒。脫毒效果的檢測工作仍要繼續進行。
  (8)種子田擴大繁殖生產種
  脫毒一代及二代原種的數量仍有限,再擴大繁殖時必須在田間進行,生產出大量的生產種,才能應用到大田生產中,在種子田里繁殖的生產種,仍會因蚜蟲傳毒而再度受到感染,使生產種的增產效果只能保持3~4年,所以在種子田里繁殖一、二代后要盡快用到大田生產中。
  上述莖尖脫毒、病毒的檢測、脫毒原原種的室內快速繁殖、脫毒原種的擴大繁殖乃至種子田生產種的擴大繁殖,需要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成熟的配套技術,目前在農村尚難以推廣,因此一些主要大蒜產區如能建立脫毒蒜種產銷機構,蒜農便可直接購買生產種用于大田生產。
  
2.應用脫毒蒜種應注意的問題
  脫毒大蒜的生產種用于大用生產后,由于蚜蟲的傳毒而再度感染的情況仍然嚴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侵染我國大蒜的病毒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蒜花葉病毒(GMV)和洋蔥黃矮病毒(OYDV),因此在脫毒大蒜田周,圍不能種植祥蔥等蔥屬作物,以免交叉感染。
  第二,田間采用物理方法誘蚜、避蚜及噴農藥滅蚜,消滅傳毒媒介。
  第三,購買脫毒生產種時最好選購增產效果較顯著的一代生產種。 
  第四,脫毒生產種用于大田生產后,由于再度感染病毒病,增產效果會逐年下降,所以需要更新。一般每3年更新1次,重新購進一代或二代生產種。
    第五,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當控制速效性氮肥的施用。因為脫毒生產種的生長勢強,植株高大,如果速效性氮肥施用過多,施用期偏晚,植株生長過旺,容易發生“二次生長”,降低蒜頭和蒜薹的產量和質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蒜選留種與提純復壯
獨頭蒜是怎么長出來的?如何才能種出獨頭蒜?告訴你幾個方法
大蒜種性退化及復壯
大蒜連續留種導致減產怎么辦?大蒜選種從這三點著手定能保質保產
大蒜種植技術
蒜的類型及常用品種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博罗县| 剑川县| 怀远县| 吴桥县| 嘉峪关市| 宁城县| 罗甸县| 库尔勒市| 长顺县| 米泉市| 长武县| 都江堰市| 和林格尔县| 安国市| 衡南县| 历史| 义马市| 黄龙县| 原平市| 大埔县| 平果县| 互助| 莲花县| 揭阳市| 南宫市| 安阳县| 小金县| 乌鲁木齐县| 中牟县| 林口县| 鹤山市| 易门县| 龙胜| 多伦县| 临沂市| 广丰县| 波密县| 洛南县| 平昌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