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孤陋寡聞,旅居異國十幾年,竟然不知中國同胞登上西班牙國粹的“斗牛場”。看看國人的膽量,有別于西班牙的斗牛士,因為李虎與牛是公平智斗。還好,驚訝之余原來這位同胞與之拼命的是300來公斤重的小牛。大牛5,6百公斤,真嚇人很危險的。
下面是中國斗牛士李虎自述:我來自中國河南鄭州。1999年,以技術移民身份來到西班牙。

中國斗牛士李虎
斗牛,氣沖斗牛
斗牛是西班牙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當地旅游業的重要項目。西班牙的占地面積僅50萬平方公里,僅4000萬人口,而每年的國內外旅游收入竟高達200億美元以上,斗牛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斗牛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他們先是以野牛為獵獲對象,之后拿它做游戲,進而將它投入戰爭。18世紀以前,斗牛基本是顯示勇士殺牛的剽悍勇猛,1743年馬德里興建了第一個永久性的斗牛場,斗牛活動逐漸演變成一項民族娛樂性的體育活動。據說古羅馬的彼得大帝,最感興趣的就是親自斗牛!
如今西班牙全國共有400多個斗牛場,規模最大的要數首都馬德里的范塔士斗牛場,古羅馬式的建筑壯觀堂皇,可容納三四萬人。每年3月19日開始到10月12日,是西班牙斗牛季,這段時期內的特別節日,如3月的火祭節、6月的圣體節等更是少不了斗牛賽。不僅當地百姓愛看這種驚險刺激的藝術表演,就連王室成員也對之如癡如醉。人們對斗牛士的欣賞和崇拜,簡直就像足球迷見了羅納爾多!
我的老板也是位“斗牛迷”,一天他忽然來了興致,帶我到盛羅賓館去看望他的一位斗牛士朋友。當時一樓的豪華大廳里有七八位斗牛士正在聊天,他們個個服飾華貴,身材修長,動作優雅,就像是從遙遠國度飛來的王子,吸引了很多美女上前搭訕。不少女孩請求“王子”抽出1分鐘的時間同她們合影留念,好讓她們拿著照片在朋友面前炫耀。那種熱情似火的追星場面,真讓我這個中國人開了眼界!
有中國功夫,就是有基礎
老板的朋友名叫查爾斯,據說他父親就是一位著名的斗牛士,只是后來成了千萬富翁才光榮隱退。聽說我是中國人,查爾斯很感興趣,他說看了電影《少林寺》后,他很崇拜中國功夫,還知道香港的成龍、李小龍“最能打”。我告訴他,我的家鄉就在少林寺附近(鄭州距少林寺僅1個多小時路程),不僅如此,小時候我還練過正宗的少林拳法。查爾斯滿臉的崇拜,問我能否到健身房表演一下,我說:“絕對沒問題!”于是就呼呼生風地打了一套羅漢拳,把查爾斯和在場的斗牛士都給鎮住了。查爾斯激動地說:“李,你這么敏捷的身手,若不能從事斗牛這個神圣職業,連上帝都會感到遺憾的!”
我身高1.83米,還練過足球和散打,說實在的,正愁一身功夫無處施展時,沒想到查爾斯提醒了我。他說在西班牙,斗牛士的收入很高,平均年薪在10萬美元以上,遠遠超過普通演員、教授或工程師。社會地位甚至高于大公司老總之類的“名流”!但這又是全世界最刺激、最危險的職業,有時候被殺的不一定是兇悍的公牛,而是斗牛士本人!
也許最后這句話激起了我的挑戰欲,第二天我就辭工跟隨查爾斯來到了著名的范塔士斗牛場。這是一個橢圓形的露天競技場,與古羅馬的斗獸場相仿。四周全是水泥臺階的觀眾席,能容納三四萬人,整座建筑宏偉壯麗。中間的圓形柵欄內覆以黃沙,人與牛的搏命拼斗便在這兒上演。平時,我也在這里接受嚴格的訓練!

中國斗牛士李虎
初生虎犢不怕牛
2000年7月,經考核我終于成了正式斗牛士,并在16日這天首次參加表演。那天傍晚,太陽緩緩地降到了地平線下,斗牛場上亮起了聚光燈,銅管樂隊奏起了雄壯的《斗牛士進行曲》。緊接著,一頭野性十足的公牛被人從柵欄里放了出來,在場內拔足狂奔,兩只彎尖的牛角是它致人于死地的銳器,牛背上還披了數片鮮艷的緞帶(斗牛士即將攻擊它的標記處),顯得威風無比!
斗牛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首先由一名斗牛士手拿紅布,反復向牛挑逗,徹底激起它的怒氣。然后由另兩名斗牛士(長茅手和花鏢手)先后將牛刺傷,消耗它的體力。最后主斗牛士(主角)出場,用劍將牛刺死。在一陣長號聲中,我第一個上陣了。細看眼前這頭公牛,足有三四百公斤,乖乖,標準的龐然大物!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西班牙斗牛場上的公牛非同一般的牛,而是一種血統純正的野性動物,它們那好斗的本性不是訓練出來的,而是天生的。如果它發怒了,即使有一輛風馳電掣的火車駛來,也會埋頭撞去,根本不知道害怕!
有趣的是,這個剛才還耀武揚威的家伙,面對如此大的“舞臺”,似乎有些驚慌,不久它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發起愣來。這時,我開始將紅色披風緊貼胸前舉起,對蠻牛大喊:“嘿!嘿!”受到挑逗的公牛勃然大怒,扭身便向我攻擊。它沖過來的時候場上黃沙四起,發出的力量簡直可以和汽車發動機相媲美。牛角眼看就到了離自己腹部僅幾厘米的地方,此時如果處理不當,兩把“利刃”就會毫不留情地刺入我的體內。但是,也決不能遠遠地躲開公牛,那是懦夫的行為。就在牛犄角要頂到自己的瞬間,我腳跟一轉,讓牛沖撞紅色披肩,而我卻擦身閃過。自己的姿態鎮定而優雅,這種“騎士風度”馬上引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人與牛的較量,無疑是一種冒險的藝術。既要讓牛角盡可能地接近自己,又不能讓它真的“刺”中。所以,每一次當公牛沖向我時,觀眾席上所有的人都會屏住呼吸,整個場子里鴉雀無聲,只有公牛那呼哧呼哧的喘氣聲和牛蹄的嗒嗒聲。而當我成功地躲閃開去時,場子里又會爆發出一陣歡呼聲,每一個人都激動萬分。幾次撲空后,這頭牛被徹底激怒了,有意思的是,當它再次向我發起攻擊時,因用力過猛竟然頭角著地,一個前跟翻,使整個牛身翻了個大筋斗,引得滿場哄笑……就這樣,我冷靜敏捷地逗引、躲閃、判斷,手中的披風翻騰飛舞,贏得了全場“Brauo!Brauo!”的贊美聲!
沒想到第二天我斗牛的“光輝形象”,就出現在了馬德里的幾家報紙上,有人見到我,就伸出大拇指用西班語喊:“中國人!中國人!”
常在河邊走,豈有不濕鞋
斗牛是一種充滿風險的職業。技術嫻熟的高手可以在競技場上把牛斗得怒氣沖天,氣喘吁吁,暈頭轉向,最后一劍擊中對方要害,使半噸重的蠻牛搖搖晃晃倒地斃命,而自己卻不傷一根毫毛,迎接他的自然是鮮花和掌聲。可是,技藝不佳的斗牛士或不慎失手的高手,被牛攻擊致死致傷的悲劇也時有發生!
去年秋天,我當主斗牛士時就險遭不測。當時的場面是這樣的,第一階段的“逗牛”結束后,號聲響起,第二回合開始了,長矛手手持長矛騎著高頭大馬披掛厚甲出場。長矛手把牛引到馬的側面,牛猛地朝馬沖撞過去,乘牛角前沖上挑之勢,騎士用寬刃長矛直刺牛背,頓時血流如注,順著牛背牛腿直淌,染紅一片黃沙地。(注:離矛頭十余厘米處裝有橫梢,不至于扎入太深,只是要讓狼奔豕突的牛大量出血,體能消耗而已。)受傷疼痛的公牛憤怒了,當它想要弓身進攻的時候,聽到了花鏢手的叫喊聲,聲音喚醒了它,它搖晃著頭向敵人沖去。花鏢手側身閃過,優雅地轉了個圈,截斷了牛的去路,在沙場的正中間與它相遇,用力將兩只花鏢插到了牛背上的緞帶標記處。經過挑逗和放血的公牛披血進攻,花鏢手便趁公牛的一次次進攻,將剩下的花鏢插入牛肩,觀眾席上一片歡呼!
內行都知道,斗牛時第三個回合最精彩。這時,作為主斗牛士的我上場了。當時自己一身華服,左手紅布右手利劍,在聚光燈照耀的場地中央一亮相就贏來一片喝彩聲。連我都沒想到,等待自己的竟是一場生死之戰!
西班牙公牛的確很“野”,雖然受了傷,攻擊性絲毫不減。看到紅布,它便兇猛地俯頭向我沖來。我靈活地旋轉身軀,輕快如芭蕾移步,幾度引牛撲空后,我便屏氣凝神,瞅準機會快速刺出一劍。原以為這龐然大物會訇然倒地,沒想到因距離判斷失誤,劍只刺進去1/3,對手不僅沒死反而更瘋狂了。觀眾不由驚呼起來!
斗牛士最關鍵的一刺,必須準確命中牛肩胛骨間約2.3米寬的地方,如這一刺位置稍有偏差,碰到牛的骨頭,或者力道未及心臟,牛就不會死,那樣斗牛士就不得不使用短刀去刺牛的頸。發生這種意外后,經驗豐富的斗牛士會把長劍扔在地上,自己直接對著公牛,等待機會換短刀再次進攻!
可對手不給我這樣的機會,僅僅猶豫幾秒鐘,它就再次撲了過來。我緊握長劍,準備伺機插入牛背將它刺死。但是一個轉身后,正當我要飛身插劍時,沒想到忙中出亂,身體卻意外被牛角觸及倒地。公牛隨后用角在地上對我進行連續攻擊,眼看自己要陷入滅頂之災!此時,幾名助斗士急忙用粉紅色的布將牛引開,我立即被人抬出斗牛場。觀眾都為我的生命安全捏一把汗。但是幾分鐘后,他們看到一個年輕的中國小伙又回到了斗牛場,腳一瘸一瘸的,手持兩把帶纓的短劍。經過一番殊死搏斗,我終于把劍成功地插入牛背。我的壯舉,贏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