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環節,《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指出:生活方式干預在任何時候對任何高血壓患者(包括正常高值和需要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都是有效的治療,其目的是降低血壓、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高血壓非藥物治療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預,即去除不利于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行為和習慣。其不僅可以預防或延遲高血壓的發生,還可以降低血壓,提高降壓藥物的療效,從而降低心血管風險。
無論什么階段的高血壓,做好生活方式改善都有助于血壓的控制。若是新發現的輕度血壓升高,經醫生鑒別分級及危險分層,屬1級低中危高血壓病患者,經過嚴格的生活方式改善,或許能將血壓控制回正常水平呢!高血壓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如此有效,快來和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目標:每人鈉鹽攝入量逐步降至<6g/d。
措施:
1. 限制鈉鹽攝入:
(1)減少烹調用鹽及含鈉高的調味品(包括味精、醬油);
(2)避免或減少含鈉鹽量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各類炒貨和腌制品;
(3)建議在烹調時盡可能使用定量鹽勺,以起到警示作用。
2. 增加膳食中鉀攝入量:
(1)增加富鉀食物的攝入量,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
(2)腎功能良好者可選擇低鈉富鉀替代鹽。
目標:營養均衡。
措施:
1. 飲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使用纖維的全谷物、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為主,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
2. 建議DASH飲食:DASH是“飲食途徑阻止高血壓(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的簡稱,提倡多攝入水果、蔬菜、全麥制品、低脂肪乳制品,同時建議人們減少脂肪、甜食、紅肉以及含糖飲料的攝取,旨在通過此膳食方法來預防和降低高血壓。(參考:高血壓患者的最佳飲食方式——DASH飲食)
目標:每周4~7天,每天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氧運動為主。
措施:
1. 除日常生活的活動外,每周4~7天,每天累計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中醫傳統健身方式八段錦、太極拳等也是很好的選擇。
2. 運動形式可采取有氧、抗阻、伸展等,以有氧運動為主,無氧運動為補充;
3. 運動強度需因人而異,常用運動時最大心率來評估運動強度,中等強度運動為能達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70%的運動;
4. 高危患者運動前需進行評估。
目標:BMI:18.5~23.9kg/m2,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
措施:
1. 在膳食平衡基礎上,減少每日總熱量攝入;
2. 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減少久坐時間;
3. 行為療法,如建立節食意識、制定用餐計劃、記錄攝入食物種類和重量、計算熱量等;
4. 減重計劃應長期堅持,速度因人而異,建議將目標定為一年內體重減少初始體重的5%~10%。
目標:徹底戒煙,避免被動吸煙。
措施:
1. 知曉吸煙危害與戒煙的益處;
2. 為有意戒煙者提供戒煙幫助。一般推薦采用突然戒煙法,在戒煙日完全戒煙;
3. 戒煙咨詢與戒煙藥物結合;
4. 公共場所禁煙;避免被動吸煙。
目標: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
措施:
1. 知曉過量飲酒的危害;飲少量紅酒并不能減少心血管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飲酒。
2. 若非要飲酒,則應少量并選擇低度酒,避免飲用高度烈性酒;
3. 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25g/天,女性<15g/天;
4. 每周酒精攝入量:男性<140g/周,女性<80g/周。
目標:心理平衡。
措施:
1. 進行壓力管理,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認知行為干預;
2. 必要時聯用藥物治療緩解焦慮和精神壓力;
3. 若焦慮、抑郁嚴重,建議到專科就診。
撰稿:張杰 徐浩
美編:賴潤民
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后遺癥、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癥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癥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特需門診:周四下午
(注:特需門診可通過好大夫在線網站-徐浩大夫申請預約加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