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春季養肝極為重要,但往往忽略了秋季養肝的重要性——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容易使人肝火旺盛而心煩氣躁、控制不了情緒而發脾氣,殊不知發火的同時也容易傷肝傷肺,加之氣候溫差變化較大,更容易造成感冒、腹瀉等季節性疾病,引起肝病的發病和復發,而肝臟是人體以代謝功能為主的重要器官,承擔著人體排毒解毒、合成分泌、分解代謝等重要功能,因此,秋季養肝特別是肝病患者尤為重要,科學養肝護肝,講究遵循自然之道,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忽冷忽熱的季節,最容易生病,
下面為大家送上秋季養肝小知識”
問
“為什么秋季肝臟容易受到傷害呢?”
答:秋季氣候由熱漸寒,人體的生理活動也由外向活動轉為內斂收藏,雖然秋高氣爽,但氣候干燥,天氣變化不定,早晚溫差大,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肺與秋天同屬于金,而肝屬于木,肺金當秋而旺,可制約肝氣,導致秋天肝氣多虛,易傷機體陰津,肝臟“體陰而用陽,陰虧則肝氣虛 ”,故秋季是肝病復發的危險季節,特別是乙型丙型肝炎和肝硬化等各種慢性肝病,而且比春季持續時間更長,復發的病人數量也更多,甚至肝昏迷和腹腔感染等的發生。調查顯示,乙型肝炎的重疊感染都多發生在秋季。
01
飲食不當加重肝臟負擔
除了季節特有原因,飲食不當也是秋天肝病高發的重要誘因。在酷熱的夏季里,由于喝冷飲、吃冷凍食品,脾胃功能已經減弱, 肝臟也承受著一定負擔。這時候如果突然大量進補,不適當地“貼秋膘”會驟然加重脾胃和肝臟負擔,特別是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非常緊張,活動量又很少,如果補充大量的牛羊肉等高脂肪含量食物或是辛辣油膩的食品,很容易使血糖等堆積在肝臟,誘發肝病。
肝臟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需求較多,而不適當飲食導致脂肪過量有引起脂肪肝之虞,必須予以限制,事實上,時代變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貼秋膘”對很多人已經是過去時了。
02
多補水有利于肝臟排毒
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所有體內的毒素幾乎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排出體外。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參與代謝調節,水分不夠,體內毒素不容易被稀釋,較難排出體外,這對肝臟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而秋季氣候干燥,人體水分蒸發加速,身體容易缺水,所以秋季更要補充適當水分,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讓體內毒素及時排出,減輕對肝臟危害。
03
通過食補藥補健脾護肝
中醫素來有“五色飲食”的說法。
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 因此平時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芥藍、青瓜、冬瓜、綠豆等,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功效,綠葉蔬菜里還有肝臟所需要的葉酸和礦物質等,可以調節肝功能,很有利于肝病患者康復。
多攝取蛋白質食品,食物蛋白質極為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維持人體組織生長、更新和修復的需要,而且壞死的肝細胞需要蛋白質(經過生化作用)來修復和更新。
常吃核桃仁、開心果之類的堅果,以疏肝理氣、緩解焦慮,但已發展為肝硬化的患者需低脂低鹽無渣、更易消化的軟食或流食等。
此外,“肝性喜酸”,根據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適當多食用一些米醋作為調味品等, 除了益肝還可以預防感冒。
水果不但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而且幫助消化。
香蕉:低熱量但營養高,富含蛋白質、鉀、維生素A、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有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B1或維生素E對酒精在肝臟解毒功能有特殊功效。香蕉在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肝臟等方面都是很有益的,還能清熱滑腸解毒、能主治飲酒過多所致的煩渴。
檸檬:養肝健脾、防毒解毒,經常適量食用可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壞,促進蛋白質合成,加快肝細胞修復與再生,進而養肝護肝,但檸檬屬于酸性大的食物,對于胃酸多的人群,應適量且慎食為宜。
葡萄:富含葡萄糖及多種維生素,對保護肝臟、減輕腹水和下肢浮腫效果顯著,還能提高血漿白蛋白濃度,降低轉氨酶含量,葡萄中的葡萄糖、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對大腦神經有興奮作用,對肝炎伴有神經衰弱和疲勞癥狀有改善效果。
同時,適當保養脾胃的消化功能,服些有益氣健脾功效的中藥,如黨參、山藥、薏仁、扁豆等,對調養肝臟也大有裨益。此外,不少中藥具有健肝疏肝作用,如山楂、陳皮、白芍、葛花、絞股藍等。這些中藥飲片,在中醫師指導下平時可適當配一些藥袋泡茶飲用,不僅對脂肪肝恢復能夠起到良好作用,應酬多需要飲酒者經常飲用也有保肝作用。
04
合理睡眠
適量運動和心情舒暢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筆者以為中醫藥理論比現代醫學概括的更合適宜:“心胸有量,飲食有節,動靜有度,起居有常”。
養肝從睡眠開始,睡眠是一劑護肝良藥。根據中醫經脈理論,凌晨1點到3點肝經最旺,若此時還未入睡,肝經藏血不利,無法排毒。經常熬夜的人大多雙目赤紅,肝火上升,久之必然傷肝。
一天之中人的睡眠有兩個時辰最重要,一是午時(上午11點到下午1點),一是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4個小時是骨髓造血的時間,流經肝臟的血液最多,最利于肝功能修復。
'
臥則血歸于肝
亥時入眠,百脈皆得濡養。
'
因此,要重視午睡與夜間睡眠,晚上9點至11點入睡為宜,睡前熱水泡腳,右側臥位入眠,睡眠效果較好,肝氣得到較好調和,為肝功能修復作好鋪墊。長期熬夜會造成肝臟長時間營養缺乏,細胞修復效率降低,最終肝臟負荷過重引發肝功能異常、脂肪肝等。尤其重度脂肪肝患者,在日常合理運動基礎上,優質充足睡眠更為重要。
每天開心快樂地體育鍛煉一小時也是護肝有效方法。慢跑、快步走、打羽毛球、游泳等鍛煉,以運動后疲勞感10-20分鐘內消失為宜。這樣既可保持體重,消除過多脂肪對肝臟危害,又可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秋冬主藏,需要早臥晚起,最好是日出后再起床活動,盡量少出汗,以幫助陽氣升發,這樣人會變得精神奕奕。
好心情勝過十付良藥
中醫認為,肝臟具有舒暢情志、促進膽汁分泌與排泄,協助脾胃消化功能。肝臟內分布著豐富的交感神經,氣惱憂愁導致肝臟缺血缺氧,影響肝細胞修復和生成。肝病患者要不懼怕,不自卑,不急躁,不盲目比較和急于求成,切忌大動肝火。
05
定 期 檢 查
由于大部分慢性乙、丙肝等復發無癥狀,要及時發現肝病復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氣候明顯變化的秋季定期進行肝功能等檢查。
尤其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或慢性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病長時間無癥狀者,更應重視肝功能等復查。
在乙肝高發的秋季,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沒有癥狀的乙肝患者是最危險的。可能已出現肝病復發,但自己并不知道,一旦發作,必須花費很長時間治療,甚至出現病情惡化。
提醒
未發病的乙肝病毒標志陽性的特殊人群,在秋天要時刻注意調整生活習慣,不要飲酒,不要生氣,疲勞、睡眠太少,有感不適不要“硬扛”,更不能自己亂用藥,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到專科門診和專科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