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騰訊網
如今,時代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些話、一些詞,如果不解其意,隨便一個搜索,就可以秒懂,這是幾千年的古代人無法想象的局面!
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的古代,人們的思維智慧,是古人在生產、生活中逐漸積累并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為后人留下了很多可供參考的人生道理、養生哲學,如果沒有古人的這些智慧成果,現代社會的人文、科技各個領域都要慢上一截!
感恩古人的同時,對他們留下的一些頗具深遠含義的句子,仍然有人理解不夠透徹,或者曲解,今天健康管理師老胡和大家探討一句關于養生方面的俗語,看看和你的理解是否有差異?
俗語“老泄殘精,人窮壽盡”,有何含義?人到中年更應該了解
“老泄殘精,人窮壽盡”是什么含義呢?
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比較片面,以為講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夫妻之事消耗過多,對于壽命會帶來損害,這種理解或是在一定程度上片面曲解了古人說這句話的真正用意!
“泄”指的是消耗,“精”指的是人的精氣、精神,“老泄殘精”指的是人的年齡增加以后,應該減少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的偏愛和關注,盡量把精力、精氣神用在更值得做的問題上。
主要是因為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身體各個方面的能力不如年輕的時候那么強壯,如果縱欲,或者心態不好,操心的事耗費太多,身體吃不消,各個器官耗費也特別快,將更快的窮盡人體的陽氣,壽命必然受到折損。
比如一些老年人,本來精力不足,但為了兒女過得好一點,超出自己精力范圍的打拼,身體很快累垮了,或者一些老年父母,每天有操不完的心,擔心子女工作,擔心孫輩的學習、就業甚至擇偶,日益操勞,心神不寧,壽命必然受到影響。
所以,老年人到了風燭殘年的時候,更應該安享晚年天倫之樂,心靜如水,避免過多的精氣耗費,不但在自身的欲望上能夠自律,而且對子女兒孫,更應懂得放手,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忙碌一輩子,該做回自己了!
人到中年以后,身體就像機器一樣,慢慢的在衰退,除了在精力上像上述俗語所述,有所收斂,才能有利于延長壽命,另外,還應注意以下一些細節:
每天睡個好覺
很多中年人受睡眠障礙的困擾,不是難以入睡,就是容易早醒,整體睡眠不足,會導致人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衰老更快。好的睡眠是最廉價的“長壽藥”!
對策:睡前用花椒或艾葉泡泡腳,它們是“祛濕高手”,每天臨睡覺前這樣洗腳,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就像給人體做了按摩一樣,也能夠更好地改善睡眠。
身體別懶,適當活動
很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大多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沒注意保養,久坐,缺少運動,出門就開車或者坐車,假如再缺少主動的鍛煉,這樣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坑了自己的健康,當到了中、老年以后,原來欠下的都要還的!
其實,只要身體別懶,鍛煉是不分時間和地點的,不拎重物的時候適當爬爬樓梯,代替坐電梯,到廣場跳跳健身舞,到公園做做健身器材,有條件的到健身房游游泳、健健身,退而求其次,在家里做做瑜伽,做做俯臥撐等等都是極好的,只要你有這個想法以及付諸行動。
飲食避免過油、過咸、高熱量,適當補充堅果
堅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是提高抵抗力,延緩衰老的“長壽之果”,是植物的精華,每天保證30克的堅果能夠更好地滿足人體身體對營養素的要求,但一般堅果所含油脂較高,所以切不可貪嘴,每天不超過30克,15-30克是較合適的量。
人到中年以后,對重口味的食物更青睞,太清淡的總感覺索然無味,其實,并不是食物本身無味,而是年齡增加后,味蕾不敏感所致,但是過于咸的、香的、油的重口味食物對健康不利,容易造成“三高”的概率更大,所以,為了健康,最好能夠堅持適度清淡,偶爾吃點那些滿足口欲的食物也無妨!
好了,由俗語“老泄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