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16:25 微醫(yī)健康站
天,微醫(yī)君準備和大家聊聊有關「高血壓」的話題。
現(xiàn)如今,高血壓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可能得高血壓!如果你屬于下面所說的某類人群,那么小心咯,你可能比較容易得高血壓!建議你每半年可以測一次血壓,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問題~
● 吃飯口味重、喜歡吃咸的
● 肥胖超重
● 父母長輩有高血壓
● 平時有吸煙或過量飲酒
● 精神壓力大
● 男性≥55歲
● 女性絕經(jīng)后
不了解這些,血壓等于白測了!
一天中什么時候量血壓最準?
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70%以上的人有兩個血壓的高峰和低谷,清晨6~10點為第一個血壓高峰;中午12點~下午2點為第一個低谷;下午4點~6點為第二個高峰(次高峰);凌晨1~2點為全天最低點,也就是第二個低谷。
而測量血壓最好選在每天血壓較高的時候進行,考慮到時間問題,因此一般在早上起來后排空晨尿,吃早飯、服藥以前測量血壓比較好。通常來說,這個時間段的血壓控制好了,往往一天24小時的血壓都控制地比較理想。為了更好地了解血壓變化,建議大家在睡前也再測量一次。
提醒:如果自測血壓高于135/85mmHg,應盡快去醫(yī)院就診。
量血壓,伸左手還是右手?
目前普遍以右上臂血壓為主,因為通常人的右上臂血壓都高于左上臂(高5~10mmHg左右),但也有不少人左上臂的血壓更高一些,因此建議大家第一次檢查時應同時測量左右上臂血壓值。當左右上臂血壓不一致時,請采用數(shù)值較高側手臂測量的血壓值。
另外,測一次也是不夠的,建議每回可以測3次,每次間隔1~2分鐘,然后取平均值,作為該次測量的血壓值。
血壓的數(shù)值多少算正常?
血壓的測量結果包括兩方面:收縮壓和舒張壓(單位:mmHg)。
●當收縮壓<120,舒張壓<80:表示正常
●當收縮壓達120~139,舒張壓達80~89:表示血壓偏高(但未到高血壓)
●當收縮壓≥140,舒張壓≥90:可診斷為高血壓患者
多久量一次血壓比較好?
關于量血壓的頻率,不同人群有所區(qū)別:
●初診患者:早晚各測一次,連續(xù)測5~7天
●正在調(diào)藥或血壓波動的患者:早晚各測一次,連續(xù)1周
●血壓控制平穩(wěn)患者:每周測1~2次,選擇自己每日血壓較高的時候測。
對于健康人群,每年測量1次血壓即可;但如果血壓偏高但未達高血壓的,建議最好每月測1次晝夜血壓。
提醒:當出現(xiàn)頭暈、頭疼等不適的特殊情況時,應增加測量次數(shù)。
關于高血壓的5個常見誤區(qū)
1
年紀大了血壓高很正常?
雖說年齡大了確實更容易得高血壓,因為人體動脈血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退行性變化,血管壁硬化、血管彈性降低。但是,這并不表示中老年人血壓增高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不需要治療。
不論是什么年齡,在不同的3天內(nèi),血壓測量結果高于 140 / 90 mmHg都屬于高血壓。
2
高血壓沒有癥狀可以不用管?
高血壓在早期,很多人可能并沒有癥狀(尤其是年輕患者),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放任不管,此時如果能盡早改變生活習慣,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nèi),甚至可以不用藥物治療。一旦等出現(xiàn)各種癥狀再進行控制,則很可能錯過了控制高血壓的最佳時機。
高血壓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佳,會損害全身各處大小血管、心、腦、腎等多處器官,甚至造成心梗、中風等危及生命的急癥。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越早開始規(guī)范的控制或藥物治療獲益越大。
3
越貴的降壓藥效果越好?
本著“一分錢一分貨”的信念,不少患者覺得貴的降壓藥一定效果更好,但這其實是個誤區(qū)。降壓藥沒有好藥和差藥的分別,關鍵要看患者的高血壓適合哪一種,有些降壓藥價格不貴,但對于某一類個體效果很好,那就是好藥。
微醫(yī)君提醒大家,降壓藥的選擇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jù)患者的具體血壓情況,以及各器官功能等綜合分析來決定,不應只看價格。
4
血壓恢復正常后就可以停藥?
有些患者在服藥后,血壓開始降至正常水平,于是就認為高血壓已經(jīng)治愈,從而自行停藥,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此時血壓正常是藥物控制的結果,一旦停藥,血壓就可能出現(xiàn)反彈再次升高,而血壓波動過大,會對心腦腎等器官產(chǎn)生更嚴重的損害。
請大家了解一點: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不能被根治的,絕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都需要終身服藥。當血壓被控制并長期(半年~1年)穩(wěn)定后,正確的做法是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漸減少藥物的劑量和種類,同時也要密切關注血壓的變化。
5
保健品、保健儀器、天然降壓藥更安全?
目前并沒有哪種藥物、保健品、保健儀器可以根治高血壓。事實上,大多數(shù)保健品如天然保健食品、飲品以及降壓器具(如降壓枕頭、降壓手表、降壓項鏈等),并不具備明確的降壓作用。即使有,降壓作用也很輕微,反而還會延誤規(guī)范治療的時間,最終危害健康。
平時做點什么有助于降血壓?
除了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在平時也要注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否則血壓控制也不容易達標。
1.低鹽飲食
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養(yǎng)成查看食物標簽的習慣、限制腌制品攝入。除了做菜少放鹽,還要注意少放醬油、耗油、雞精等含鹽量高的調(diào)味料,可嘗試用香料、醋、檸檬汁等代替調(diào)味。
2.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鉀,可以對抗鈉的升血壓作用。除此之外,全谷物食品、魚蝦、禽類、豆類、堅果類食物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3.控制體重、堅持鍛煉
每減輕 10 kg 的體重可降低收縮壓 6 mmHg,舒張壓降低 4.6 mmHg。建議每天至少完成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車等),每周不少于 5 天。
4.限制飲酒、戒煙
高血壓患者最好是不要飲酒,實在要喝,建議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啤酒),女性每天不超過一杯。
5.保持心情舒暢、學會減壓
當實在無法舒緩心里壓力時,建議可向心理醫(yī)生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