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取栓你了解嗎?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治療成本高五大特點。“一人致殘,全家拖累”成為人們對這種疾病的普遍觀點。腦血流被阻斷后,腦細胞每分鐘死亡大約190萬個,時間就是大腦,腦卒中的急性期治療尤為重要。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是卒中治療歷史上最大的進步,隨著血管內治療技術及材料的發展,機械取栓治療獲得革命性進展,治療邁進了新時代。
什么是機械取栓?
機械取栓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大血管閉塞的一個重要手段,是通過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方法,將取栓裝置放置在顱內大血管閉塞處,并將閉塞處的血栓由導管取出,恢復閉塞部位的血流通暢。如機械取栓術后殘余狹窄明顯,建議術中造影觀察后,如發現血管再次閉塞,建議行血管內球囊或支架成形術。
哪些患者適合機械取栓治療?
哪些患者不適合機械取栓治療?
取栓后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嗎?
機械取栓后應常規給予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若機械取栓的同時行血管內支架成型術,術后應每天聯合服用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75mg,至少1個月;之后改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長期口服。
機械取栓患者是否需要降壓治療?
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一般不要求血壓降到正常范圍內,但過高的血壓會增加手術的風險,因此對考慮行血管內取栓治療的患者,要求術前的血壓控制在180/105mmHg以下;血管開通后對于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低于基礎血壓20-30mmHg的水平,但不應低于90/60mmHg。
腦卒中早發現,早治療
腦卒中好發者為50~60歲以上的人群,常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風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起病前多有前驅癥狀,表現為頭痛、頭暈、短暫性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利索、流口水,哈欠連綿及視物模糊。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早就醫,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腦血栓患者發病后的6小時是進行動脈內介入取栓治療的黃金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及時介入治療,疏通腦血管,就可以避免嚴重的腦血管后遺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