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古代的詩詞,很多人聯想到的是唐詩宋詞。
不禁會想到唐朝詩歌發展鼎盛時期的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孟浩然等人;唐朝,一個把詩歌推向鼎盛的朝代。
而區別于詩歌的宋詞,則在宋朝發展到了極致,如我們所熟知的三蘇、辛棄疾、柳永、李清照等人。
當時詞的形式是早于宋朝,在唐朝就有這種寫作的體裁,代表人物有被稱為“千古詞帝”的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把詞推向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讓我們再重溫品讀他的作品:
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詞人,卻淪為亡國之君,也有人評說道:可惜生在帝王家。
公元976年,李煜被俘至汴京,僅兩年后,李煜卒于京師。
在京師的兩年,李煜只能通過寫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其中便有那句: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也有后人評說道:每每翻讀李煜詞,總有一番滋味難上心頭。
作為帝王,李煜的政績作為不為世人所贊美。但其詞作方面的修為,后人們有評價:最富文學藝術才華的帝王之一。
李煜被押往京師的兩年里,每日與樓閣相望,既不能踏出半步,又不能表露太多,只能通過寫詞來抒發自己。
以致于他所創作的作品中都有“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滋味。